论著
利塞膦酸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镇痛作用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14(3) : 173-179. DOI: 10.3760/cma.j.issn.1672-9633.2018.03.004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塞膦酸钠(risedronate, RIS)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及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以脊神经结扎(SNL)模型为基础将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脊神经结扎组即手术组(SNL组),利塞膦酸钠(RIS)低剂量治疗组[R(L)组]、中剂量治疗组[R(M)组]、高剂量治疗组[R(H)组],假手术组(Sham组)及对照组(Control组)。皮下注射RIS各组剂量分别为0.1、0.5、1 mg/kg,分别在术后0~14 d时测定各组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应(MWT)阈值,运用免疫组织荧光染色检测各组OX42、GFAP及p-p38 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p-p38 MAPK表达的变化。

结果

与Sham组相比,SNL组、R(L)组、R(M)组及R(H)组术后各时点MWT水平均下调(P<0.05),R(L)组、R(M)组及R(H)组在术后5、7、10、14 d时各指标均优于SNL组(P<0.05)。在术后7 d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SNL组p-p38 MAPK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SNL组相比,R(M)组p-p38 MAPK表达水平降低(P<0.05);组织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SNL组及R(M)组脊髓背角OX42、GFAP及p-p38 MAPK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SNL组比较,OX42及p-p38 MAPK标志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

结论

皮下注射利塞膦酸钠可缓解大鼠神经结扎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通路激活进而抑制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发挥镇痛作用。

引用本文: 连一闻, 卜慧莲, 许继田, 等.  利塞膦酸钠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及镇痛作用 [J] . 实用疼痛学杂志,2018,14 (3): 173-179. DOI: 10.3760/cma.j.issn.1672-9633.2018.03.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利塞膦酸钠(risedronate, RIS)是第三代含氮双膦酸盐,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骨癌痛及佩吉特病(Paget's disease)等疾病的治疗。Carvalho等[1]研究表明RIS主要通过调节骨代谢紊乱,进而对炎性疼痛和骨癌痛产生镇痛作用,但RIS是否对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镇痛作用并且其具体分子机制尚无报道。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是中枢或外周感觉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Whitaker等[2]的研究表明,胶质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了NP的发生和发展,而Kim等[3]认为RIS主要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减轻炎症反应,进而产生镇痛作用。Radat等[4]研究表明,破骨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均来源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同来自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因此,RIS可能对神经胶质细胞产生类似的抑制作用,进而产生镇痛作用。Beggs等[5]发现在骨癌痛模型中,双膦酸盐可减弱肿瘤诱导的外周和中枢致敏标志物,如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11b/c抗体(OX42)、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p38 MAPK等。因此,我们需要验证RIS是否可通过抑制胶质细胞、p38 MAPK通路的活化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