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中的镇痛效果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14(5) : 346-349. DOI: 10.3760/cma.j.issn.1672-9633.2018.05.006
摘要
目的

评价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中的镇痛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异丙酚组,各组30例。复合组采用地佐辛复合异丙酚进行麻醉,静脉推注地佐辛5 mg后,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2.5~3.5 mg/kg负荷剂量后以1.0~2.5 m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异丙酚组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缓慢静脉推注异丙酚2.5~3.5 mg/kg负荷剂量后以1.0~2.5 mg·kg-1·h-1的速率持续输注;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热凝时和术后苏醒时平均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统计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次数、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

结果

异丙酚组诱导后及热凝时的MAP较复合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丙酚组的异丙酚用量多于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体动次数、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例数均少于异丙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时的镇痛效果优于单纯异丙酚静脉麻醉,且不良反应较少。

引用本文: 林志光, 苏圣贤, 解小丽, 等.  地佐辛复合异丙酚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中的镇痛效果 [J] .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 14(5) : 346-349. DOI: 10.3760/cma.j.issn.1672-9633.2018.05.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郑玺[1]指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剧烈,患者在口服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往往选择手术治疗。而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由于操作简便,对患者的创伤小,且恢复快,临床效果得到患者的肯定,其已成为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方法。但Jacobson等[2]与Bender等[3]指出其操作时诱发的强烈疼痛需要麻醉的配合才得以顺利完成。乔梁等[4]和杨红军等[5]研究表明目前普遍采用异丙酚复合不同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和羟考酮等)静脉麻醉用于射频热凝时的镇痛。但异丙酚消耗量较大、体动次数及呼吸抑制发生率较高等问题明显。候明等[6]则认为相对其他镇痛药,地佐辛在减少循环、呼吸系统抑制的同时,并没有降低镇痛效果。本研究拟比较异丙酚复合地佐辛、异丙酚单独应用进行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中镇痛,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好的选择。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