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探讨经期内膜厚度及早卵泡期内膜搔刮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8,38(1) : 16-22.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16.2018.01.00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期内膜厚度与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关系,并对经期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行早卵泡期子宫内膜搔刮,观察临床妊娠率,探讨内膜搔刮的时机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行FET的1 363个周期,根据月经周期第4~5日内膜厚度分组:A组为内膜厚度<3 mm;B组为内膜厚度3~5 mm;C组为内膜厚度5~7 mm;D组内膜厚度为>7 mm;E组为宫腔分离、内膜不清(积液)。并对经期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在胚胎移植周期月经第4~5日行早卵泡期内膜搔刮,比较各组间的一般情况及临床妊娠率。

结果

经期内膜厚度不同的5个组间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移植胚胎数、FET内膜准备方式、双胎率及异位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5组的平均经期内膜厚度及组间内膜增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期子宫内膜厚度<7 mm(A组、B组及C组)平均的内膜增幅较D组显著增加(P<0.05);5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提示,D组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较其他组显著下降(P<0.005)。对经期内膜厚度>7 mm的患者行早卵泡期内膜搔刮,搔刮组的临床妊娠率为68.29%(56/82),明显高于未搔刮组的53.26%(98/184),胚胎着床率(52.67%)显著高于未搔刮组(36.34%),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期4~5 d内膜增厚(>7 mm)影响FET妊娠结局,对其行早卵泡期内膜搔刮,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FET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

引用本文: 刘文娟, 农璎琦, 王余江, 等.  探讨经期内膜厚度及早卵泡期内膜搔刮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J] .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8, 38(1) : 16-22. DOI: 10.3760/cma.j.issn.2096-2916.2018.01.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因具备提高累计妊娠率、减少促排卵次数、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降低异位妊娠率风险等优点[1],近年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临床促排卵方案和实验室胚胎培养体系的日益改进,FET的周期数逐年上升,临床妊娠率呈上升水平,但如何进一步提高FET妊娠率仍是生殖医学研究的重点。既往研究表明[2],子宫内膜搔刮能够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但对于搔刮的时机、手术方式、患者的选择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 363个FET周期,探讨经期内膜不同厚度与FET妊娠结局的关系,并对经期内膜>7 mm的患者,在胚胎移植周期月经第4~5日行子宫内膜浅搔刮,观察临床妊娠率,探讨内膜搔刮的时机,以期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