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卫生工作
县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8,34(11) : 900-904.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72.2018.11.005
摘要

基于协同学理论、系统学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描述了县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复合系统的内涵及构成,提出县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其包括功能、服务网络、需求和经济4个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并梳理协同度评价方法,构建了包括59个二级评价指标在内的协同度测量指标体系。

引用本文: 张萌, 陈文琴, 吴进, 等.  县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 [J]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8,34 (11): 900-904.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72.2018.11.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我国县域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承担着为5.8亿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防范公共卫生风险的重大职责。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地区公共卫生资源匮乏,公共卫生服务有效供给面临着极大挑战[1]。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的推进,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逐渐得到保障,农村居民开始逐渐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这一带有显著正外部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的健康效益[2]。政府不断增加的农村公共卫生投入和农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逐渐完善,是否能够改变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无序和整体协同服务功效的缺失所造成的县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和供给效率低下的局面[3,4],保障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有效供给,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县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内各子系统和系统整体的协同状况进行剖析,梳理协同度评价方法,构建协同度测量指标体系,为测算县域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复合系统协同度以及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供给效率、促进供需结构平衡提供依据,为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借鉴与参考[5]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