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35(5) : 398-401.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72.2019.05.012
摘要
目的

探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病房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671例出院患者,采用多学科会诊前瞻性管理-反馈-培训的干预措施,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2017年1—8月为干预前阶段,2017年9月—2018年4月为干预后阶段,比较干预前后的每月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医疗质量评价指标和医院感染指标。

结果

通过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专项管理(ASP),急诊科病房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比例从36.7%下降至18.6%,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频度(DDDs)由211.92下降至82.22,使用强度由29.18 DDDs/100日/人下降至11.56 DDDs/100日/人,微生物送检率明显升高(0.61±0.08到0.78±0.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科病房的平均住院日、人次均住院费用、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碳青霉烯耐药菌(CROs)感染/定植率无明显变化。碳青霉烯类DDDs与平均住院日呈正相关(P=0.034),医院感染发病率和CROs感染/定植率存在正相关(r=0.545,P=0.029)。

结论

医院进行碳青霉烯类药物ASP是安全、有效的。CROs感染/定植可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在ASP基础上做好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可能增加ASP的效果。

引用本文: 邹琪, 蔡虻, 张新超, 等.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索 [J]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9, 35(5) : 398-401. DOI: 10.3760/cma.j.issn.1000-6672.2019.05.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耐药菌感染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和病死率升高,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威胁[1]。目前认为抗菌药物暴露是细菌耐药的机制之一。世界各国均开展抗菌药物管理项目(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program,ASP),以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遏制耐药菌发生发展[2]。我国近年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呈快速上升趋势[3],故碳青霉烯类药物是现阶段ASP的重点。三级甲等医院收治患者多存在耐药菌感染高危因素,合并症多、病情复杂,严格控制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是否会影响医疗安全,导致不良事件增加是管理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管理与医疗安全质量的关系,为进一步实施ASP寻找最佳方法。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