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论著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GRP78和CHOP的表达与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31(8) : 822-827.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5.08.019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标志性因子GRP78、CHOP的表达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方法

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与手术组。第1、6、12、24、48和72 h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法对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GRP78和CHOP蛋白表达。

结果

神经行为学评分显示,第12、24、48和72 h手术组比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元凋亡结果显示,手术组比对照组、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1 h凋亡细胞较少,6 h增多,24 h达到峰值,不同时间点凋亡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P78蛋白表达显示,第1、6、12、24和48 h手术组比对照组、假手术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组1 h开始上升,12 h达到峰值,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OP蛋白表达显示,手术组比对照组、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1 h上升,24 h达到峰值,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RP78、CHOP与神经元凋亡之间均存在正相关(r=0.723、r=0.909,P<0.01)。

结论

GRP78和CHOP在SAH后早期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引用本文: 刘祺, 赵冬, 许健, 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GRP78和CHOP的表达与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的关系 [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5, 31(8) : 822-827.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5.08.01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发病率约为10/10万人[1],发病后30 d内的病死率为40%~45%,其中有15%的患者入院前死亡[2]。SAH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脑血管痉挛和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既往在脑血管痉挛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患者的预后并没有改善[3]。EBI与SAH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EBI是指SAH后72 h内脑组织发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包括脑水肿、血脑屏障通透性障碍、细胞炎性反应和神经元凋亡等[4],目前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