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鞍底重建策略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32(9) : 909-912.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6.09.013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鞍底重建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97例术中无明显脑脊液漏者采用人工硬膜重建鞍底硬膜(简单修补术);18例发生脑脊液漏者取皮下脂肪、肌肉、筋膜及人工硬膜分层修补重建鞍底(复杂修补术)。随访时间为6~36个月,平均25.5个月。

结果

全切除97例(84.3%),大部切除18例(15.7%)。86例完成随访,29例失随访。随访期内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

结论

对于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患者,术中根据是否发生脑脊液漏并采取相应鞍底重建策略能有效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减少术后并发症。

引用本文: 苏宁, 云强, 张瑞剑, 等.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中的鞍底重建策略 [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6, 32(9) : 909-912.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6.09.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随着神经影像学和神经内分泌学的发展,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开颅手术以及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近年来,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也得到广泛应用[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5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应用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切除垂体腺瘤并行鞍底重建术,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