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论著
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的血管内重建治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8,34(6) : 576-580.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8.06.009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血管内重建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7年9月至2017年8月北京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2例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患者,其中对18例行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4例行单纯支架置入。术后每3~6个月行电话或门诊随访,临床表现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术后3~24个月行造影随访,结果以稳定、好转及复发评价。

结果

22例患者血管内重建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患者中,2例(9.1%)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术后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另1例术后出现穿支梗死,出院时恢复良好。21例患者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4.0~105.5个月,平均(42.1±26.3)个月,恢复良好(mRS 0~2分)18例(85.7%),预后不良(mRS 4~6分)3例(14.3%)。19例患者获得造影随访,随访时间为3.0~47.0个月,平均(11.9±6.9)个月。10例患者的动脉瘤完全闭塞且载瘤动脉重建良好,病情稳定;5例好转或稳定;1例支架内闭塞;3例复发。

结论

血管内重建治疗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较安全,中期疗效相对满意。

引用本文: 祁鹏, 胡深, 王利军, 等.  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的血管内重建治疗 [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8,34 (6): 576-580.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8.06.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大型与巨大型后循环梭形动脉瘤(posterior circulation fusiform aneurysms, PCFAs)临床相对少见,自然预后很差。文献报道,保守治疗5年的病死率及重残率可达80%[1,2]。由于毗邻脑干等重要结构、位置深在、载瘤动脉主干受累、瘤体巨大且呈梭状形态、有重要的穿支血管发出等因素,为开颅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随着颅内支架材料的不断发展及血管内重建治疗理念的深入,使该型动脉瘤的血管内重建治疗成为可能。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型与巨大型PCFAs血管内重建的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