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瘤
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疗效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8,34(10) : 999-1003.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8.10.00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WNBA)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栓塞的颅内WNBA患者,共62例。其中采用"冰激凌"技术14例,"Y"型支架技术29例,"X"型支架技术1例,LVIS支架"Barrel"技术18例。

结果

62例患者中,除1例拟采用"Y"型支架者未成功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即刻Raymond分级Ⅰ级者30例(48.4%),Ⅱ级者21例(33.9%),Ⅲ级者11例(17.7%)。围手术期7例(11.3%)发生并发症,其中缺血性6例(9.7%),术中血栓形成2例(3.2%),术后急性缺血性并发症4例(6.4%);5例为采用"Y"型支架技术,1例为采用LVIS支架"Barrel"技术。术后丘脑出血1例(1.6%)。临床随访59例,随访时间为5~57(11.9±1.7)个月。其中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 0~1分55例(93.2%), 2~3分2例(3.4%),4~5分2例(3.4%)。影像学随访33例,随访时间为3~36(6.9±1.2)个月,其中18例(54.6%)动脉瘤不显影,5例(15.2%)改善,9例(27.3%)稳定,1例(3.0%)复发需要再次治疗。

结论

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WNBA,技术可行性和安全性均可接受;短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引用本文: 袁永杰, 郭新宾, 范锋, 等.  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栓塞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疗效 [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8,34 (10): 999-1003.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8.10.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随着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结果的公布,血管内治疗以创伤小,致残、致死率低等优点,成为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1]。但是对于宽颈动脉瘤,尤其是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wide-neck bifurcation aneurysms,WNBA)仍是血管内治疗的难题。虽然瘤颈保护装置(PulseRider[2]、Barrel支架[3]、pCANvas[4]等)、瘤腔内扰流装置(WEB[5])及血流导向装置(flow diverter,FD;Pipeline、Silk支架、 FRED等[6])新型栓塞材料出现,为此类动脉瘤的治疗带来新的思路,但这些材料尚未在国内普及。目前,国内对于宽颈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仍多采用基于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下的弹簧圈栓塞,如"冰淇淋(waffle cone)"技术,"Y"型支架技术,"X"型支架技术,及LVIS支架"Barrel"(灯笼)技术等。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基于不同支架置入方式辅助弹簧圈栓塞WNBA 62例,现将初步临床经验回顾性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