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外科
儿童缺血型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35(8) : 797-801.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9.08.009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缺血型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及其预后。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例儿童缺血型MM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组(15例)和非脑梗死组(29例);其中3例行脑-颞肌贴敷术(EMS),5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36例行EMS+STA-MCA吻合术。术后对所有患儿行门诊或电话随访,包括询问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判断是否有脑梗死事件发生,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比较两组患儿疗效,进一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儿发生脑梗死的临床因素。

结果

44例患儿的手术均成功。术后12例(27.3%,12/44)出现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为40.0%(6/15),非脑梗死组为28.7%(6/29),P=0.615] 。44例患儿的随访时间为(7.2±1.5)个月(6~12个月)。随访期间,无一例患儿发生新发脑梗死;35例(79.5%)预后良好,9例(20.5%)预后不良;两组患儿预后良好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为66.7%(10/15),非脑梗死组为86.3%(25/29),P=0.13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狭窄及术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患儿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大脑后动脉狭窄是患儿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5.465,95% CI:1.224~24.400,P=0.026)。

结论

缺血型烟雾病患儿合并大脑后动脉狭窄是发生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现脑梗死对患儿预后无明显影响。

引用本文: 施明明, 陈心, 魏伟, 等.  儿童缺血型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 [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9, 35(8) : 797-801.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19.08.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 ,MMD)的特征是颈内动脉(ICA)及其主要分支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底异常血管网的形成[1,2],好发于东亚地区,常见于5岁左右儿童和40岁左右成年女性,多为缺血型[3]。儿童MMD主要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脑梗死、癫痫及头痛等[4]。以往认为,MMD是大脑前循环的病变。但是,新近证据提示随着ICA狭窄进行性加重,大脑后动脉(PCA)也逐渐出现进行性狭窄[5,6]。PCA具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可在早期起重要的代偿作用。MMD后期随着PCA进行性狭窄,血流灌注降低,患者发生脑缺血的风险也随之增加[7,8]。目前,对于MMD合并后循环病变的患儿发生脑缺血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尚不明确。本研究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4例缺血型MMD患儿,根据患儿是否合并脑梗死将其分为脑梗死组(15例)和非脑梗死组(29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合并后循环病变是否影响患儿发生脑梗死,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