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肿瘤
神经介入技术在脑和脊髓富血运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附234例报告)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20,36(01) : 11-16.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20.01.004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脊髓富血运肿瘤(RVT)诊疗中的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集团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4例脑、脊髓R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MRI、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初步判断为可疑RVT。之后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评估肿瘤的血运、动静脉走行及受累情况,对于符合栓塞指征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术后行DSA评估血管栓塞效果,分为优、良、一般、差4个等级。术后1 d或6~9 d行肿瘤切除术。根据患者是否行介入治疗,分为介入治疗组和未介入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完全切除率。

结果

234例患者中,56例(23.9%)无需栓塞,178例(76.1%)需要栓塞,其中127例(71.3%)存在适合栓塞的血管,另51例(28.7%)则无适合的血管。127例患者的栓塞结果,其中34例(26.7%)为优,62例(48.8%)为良,26例(20.5%)为一般,5例(4.0%)为差;总体栓塞有效率为96.1%(122/127)。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为脑神经短暂性损伤,1例为卒中。234例患者中,127例为介入治疗组,107例为未介入治疗组;两组的性别、年龄、手术入路及病理学类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未介入治疗组比较,介入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分别为(571.3±100.3)ml、(1 020.4±267.9)ml,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分别为4.7 %(6/127)、12.1 %(13/107),P=0.038]及肿瘤完全切除率高[分别为91.3%(116 /127)、80.4%(86/107),P=0.015]。

结论

通过神经介入技术评估和治疗脑、脊髓RVT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减少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量、提高肿瘤完全切除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引用本文: 陈功, 陈立军, 王明磊, 等.  神经介入技术在脑和脊髓富血运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附234例报告) [J]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20,36 (01): 11-16. DOI: 10.3760/cma.j.issn.1001-2346.2020.01.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脑、脊髓富血运肿瘤(rich-vascularized tumor, RVT)的特点是血运丰富,如血管母细胞瘤、血管周细胞瘤及大型、巨大型脑膜瘤等,是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1904年,Ddawbarn等首先采用经颈外动脉途径于肿瘤切除术前栓塞颈部恶性肿瘤的甲状颈干供血。1973年,Manelfe在切除脑膜瘤前采用明胶颗粒栓塞肿瘤的脑膜中动脉供血。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和材料的不断发展,肿瘤栓塞效果越来越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神经介入技术已成为治疗RVT的重要手段[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集团上海普陀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34例脑、脊髓RVT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RVT评估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