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
无氟喹诺酮"回归":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
中华内科杂志, 2020,59(02) : 99-103. DOI: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20.02.003
摘要

喹诺酮类药物从最初的无氟喹诺酮(NFQs)到C-6位引入氟原子的氟喹诺酮(FQs),其药理学特性显著改善,疗效得到很大提升,被认为是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今FQs耐药性快速增加和近年陆续报告的严重毒副反应,导致临床使用受到限制。药物化学研究发现,6-氟基并非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所必需,通过结构修饰,新的NFQs如奈诺沙星和加雷沙星等开发和成功应用于临床,展现的优点包括抗菌谱拓展(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某些喹诺酮靶位突变耐药菌株依然具有较高活性,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尚未发现FQs常见的心血管、肝脏和糖代谢方面的毒副反应,成为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本文就构效关系、NFQs的临床研究和发展、NFQs的医学与生态学意义进行讨论。

引用本文: 何礼贤. 无氟喹诺酮"回归":喹诺酮类药物发展史上的新标识 [J] . 中华内科杂志,2020,59 (02): 99-103. DOI: 10.3760/cma.j.issn.0578-1426.2020.02.00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1962年第一个喹诺酮(无氟)药物萘啶酸诞生,开启了继磺胺药之后第二类全合成抗菌药物的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在其结构中引入氟原子使氟喹诺酮类药物(fluoroquinolones,FQs)出现爆发式发展,成为仅次于β内酰胺类的第2大类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但在发展道路上也因为严重毒副反应遭遇过惨痛挫折与巨大经济损失,而今其安全性又不断受到新的警告,耐药问题也备受关注。然而喹诺酮母核仍然是一宝库,通过结构修饰,又有在抗菌谱或减少耐药方面显示特色的FQs德拉沙星和西地沙星上市,喹诺酮非经典作用(抗癌、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疟原虫等)的研究也有重要进展。更有意义的是,新的无氟喹诺酮药物(non-fluorinated quinolones,NFQs)的发现、研发和应用,在抵御耐药和减少毒副反应方面凸显优势。有人称喹诺酮母核C-6位引入氟原子是喹诺酮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现今NFQs的"回归"是否定称得上又一里程碑尚待今后发展的事实证明,但至少可以说是一个重要的新标识。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