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方案·指南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专家建议
中华儿科杂志, 2019,57(9) : 663-668.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9.09.004
摘要

流感嗜血杆菌(HI)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菌血症、脑膜炎、肺炎、中耳炎、鼻窦炎和外阴阴道炎常见。目前引起感染的HI菌型以不定型菌株为主,侵袭性感染临床症状较严重。病原诊断包括各种标本的培养、核酸检测、抗原抗体检测。近年HI耐药日益严重,但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敏感性较高。本建议在阐述HI病原学、疾病负担、细菌耐药性和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对本病的诊断、抗感染治疗策略提出建议,对疫苗预防提出新的思考。

引用本文: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 中国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及细菌耐药监测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诊断及治疗专家建议 [J] . 中华儿科杂志, 2019, 57(9) : 663-668. DOI: 10.3760/cma.j.issn.0578-1310.2019.09.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儿童呼吸道和生殖道标本经常分离到的条件致病菌之一[1,2,3],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4]、细菌性中耳炎[5,6]、急性鼻窦炎、结膜炎和青春前期女童细菌性阴道炎的常见病原菌[2],也可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肺炎和化脓性骨关节炎等侵袭性感染[7,8],严重威胁儿童健康。侵袭性HI疾病的定义为从无菌部位分离到HI的感染。侵袭性HI疾病以5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儿童多见,可发生于无基础疾病的个体,临床症状往往较严重,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有各种后遗症[7,8,9,10]。非侵袭性HI疾病预后较好,但因在儿童中发病率高,疾病负担也很重。为帮助广大儿科医生更好地认识儿童HI疾病,达到熟悉HI疾病特征、提高病原学诊断和精准抗菌治疗的目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国儿童感染性疾病病原学及细菌耐药监测(infectious diseases surveillance of pediatrics,ISPED)协作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有关儿童HI疾病的病原学特点、疾病负担、细菌耐药表型、临床表现、实验检测和疫苗研究等最新进展的基础上,经过1年的酝酿及多次专家集中讨论,制定本建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