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神经功能损伤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中华眼科杂志, 2018,54(11) : 811-819.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8.11.004
摘要
目的

研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早、中、晚期视野缺损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丢失的特点,并分析结构与功能对应特征。

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2008年2月至2017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就诊的POAG患者(POAG组)、NTG患者(NTG组)以及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Humphrey 24-2标准自动视野检查和视网膜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检查,患者组按视野的平均缺损值分为早、中、晚期。将视野模式偏差图和视盘按Garway-Heath六区法分区,即按照RNFL走行特点将两者分为6个对应区域。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比较对照组与患者组早、中、晚期每个区域视野平均缺损和盘周RNFL厚度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每个区域视野平均缺损和盘周RNFL厚度的相关性。

结果

POAG组84例(84只眼),男女比例为43∶41,年龄(45±15)岁,早、中、晚期分别为35、20、29只眼;NTG组69例(69只眼),男女比例为33∶36,年龄(49±13)岁,早、中、晚期分别为30、20、19只眼;对照组23名(23只眼),男女比例为16∶17,年龄(44±10)岁。3组性别、年龄、矫正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POAG早期上、下半侧视野缺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期下半侧缺损比上半侧严重(t=21.62,P=0.000),晚期上半侧比下半侧严重(t=-3.28,P=0.003);NTG各期上、下半侧视野缺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上周弓区、上旁弓区、下周弓区、下旁弓区、颞侧区及中心区视野平均缺损(反对数值)分别为0.87(0.63~1.11)/L、0.74(0.61~0.83)/L、0.72(0.55~0.97)/L、0.65(0.51~0.87)/L、0.69(0.57~0.97)/L、0.82(0.54~0.93)/L。POAG组早、中、晚期与对照组视野平均缺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的区域是:早期为上旁弓区[0.61(0.18~0.92)/L,H=21.58];中期为上周弓区、上旁弓区[0.61(0.15~0.87)/L、0.21(0.00~0.78)/L,H=25.99、34.91];晚期为上周弓区、上旁弓区、下周弓区、下旁弓区[0.01(0.00~1.13)/L、0.00(0.00~0.76)/L、0.41(0.00~1.07)/L、0.21(0.00~0.95)/L,H=46.27、54.19、25.64、28.10];随疾病进展,早、中、晚期始终为上旁弓区视野缺损加重最多。NTG组早、中、晚期与对照组视野平均缺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的区域是:早期为上旁弓区[0.54(0.19~0.80)/L,H=20.93];中期为上旁弓区[0.60(0.02~1.01)/L,H=22.13];晚期为上周弓区、上旁弓区、下周弓区、下旁弓区[0.33(0.00~0.90)/L、0.05(0.00~0.92)/L、0.16(0.01~0.87)/L、0.64(0.02~1.10)/L,H=37.66、42.78、35.15、37.15];随疾病进展,先为上旁弓区视野缺损加重最多,后为下旁弓区。(2)对照组区域1NI、2TI、3NS、4TS、5N、6T的RNFL厚度分别为112.76(63.54~150.99)μm、134.89(89.44~198.55)μm、96.52(57.32~158.79)μm、120.96(69.25~148.48)μm、71.85(65.03~95.47)μm、66.24(55.44~90.97)μm。POAG组早、中、晚期与对照组RNFL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的区域是:早期为区域2TI [109.17(43.77~173.86)μm,H=31.50];中期为区域1NI、2TI、4TS[71.54(49.92~94.98)μm、62.92(42.33~102.73)μm、84.20(45.98~120.13)μm,H=38.91、49.89、30.60];晚期为区域1NI、2TI、3NS、4TS、5N、6T[61.76(39.32~97.99)μm、59.59(42.80~108.69)μm、67.28(42.56~117.96)μm、65.16(41.96~138.02)μm、59.45(21.04~78.48)μm、53.74(27.88~92.71)μm,H=52.76、55.06、35.76、41.72、41.32、29.93];随疾病进展,RNFL缺损最严重的区域从颞下发展到颞上。NTG组早、中、晚期与对照组RNFL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的区域是:早期为区域2TI[78.97(47.77~131.45)μm,H=28.86],中期为区域1NI、2TI、3NS、4TS[61.46(49.69~97.38)μm、74.51(40.25~135.16)μm、86.36(42.70~105.06)μm、83.60(54.75~117.35)μm,H=38.76、35.64、22.47、24.14],晚期为区域1NI、2TI、3NS、4TS、6T[61.45(49.09~92.64)μm、54.35(37.40~102.62)μm、63.72(28.68~105.55)μm、61.00(44.92~108.49)μm、50.33(35.62~82.09)μm,H=42.56、51.50、36.11、47.44、25.50];RNFL缺损最严重的区域从颞下发展到鼻下,再到颞上。(3)视野平均缺损与RNFL相关分析显示,POAG组相关系数最高的区域为视野上旁弓-RNFL颞下区(r=0.630,P<0.001),NTG组为视野下旁弓-RNFL颞上区(r=0.645,P<0.001)。

结论

各期POAG和NTG的视野和盘周RNFL损伤特点均存在明显不同且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结构与功能对应性最强的部位分别是POAG视野上旁弓区-颞下RNFL、NTG视野下旁弓区-颞上RNFL。(中华眼科杂志,2018,54:811-819)

引用本文: 汪星朦, 孙兴怀, 戴毅, 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神经功能损伤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J] . 中华眼科杂志, 2018, 54(11) : 811-819.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81.2018.11.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探究青光眼结构与功能的时间、空间上的定量关系对于揭示青光眼发病机制、评估疾病进程和优化临床诊疗具有重要意义[1]。Quigley等[2]和Kerrigan-Baumrind等[3]对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缺损做统计,并结合视野损伤进行研究,发现近一半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已经丢失而没有出现视野损伤,并且发现至少25%~35%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是与视野缺损相关联的。Alasil等[4]研究发现POAG患者RNFL的平均厚度89 μm、上方厚度100 μm和下方厚度73 μm为其发生重要视野损伤的临界点。但也有临床实践及研究发现POAG患者的OCT与视野结果并不总是一致,如Toprak等[5]发现51例确诊POAG的患者中,56.9%有一致的RNFL和视野损伤,然而17.6%仅有RNFL损伤,25.5%仅有视野检测异常而RNFL正常。这给临床工作中确诊青光眼带来困扰。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