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介绍
改良上颌骨外旋入路切除翼腭窝及颞下窝原发恶性肿瘤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9,54(3) : 194-197. DOI: 10.3760/cma.j.issn.1002-0098.2019.03.009
摘要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湖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就诊的5例翼腭窝及颞下窝原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3例女性,2例男性,年龄13~67岁),患者均经术前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颅底CT和MRI检查评估后,接受全身麻醉下改良上颌骨外旋入路切除手术。5例患者均一次性整块切除肿瘤。4例患者切缘阴性,1例腺样囊性癌患者神经切缘阳性并接受术后放疗。术后常见并发症为面部皮肤麻木。随访时间12~57个月,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肿瘤于颞下窝处复发,于外院再次手术切除;其余患者均无复发。改良上颌骨外旋入路具有术野宽敞,暴露好,便于直视下操作等优点,可为翼腭窝及颞下窝原发恶性肿瘤整块切除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引用本文: 谢李, 黄文孝, 王俊琦, 等.  改良上颌骨外旋入路切除翼腭窝及颞下窝原发恶性肿瘤 [J]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9, 54(3) : 194-197. DOI: 10.3760/cma.j.issn.1002-0098.2019.03.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翼腭窝、颞下窝因其位置深在、解剖复杂、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密集,如何在保留足够安全切缘的前提下对该区域的恶性肿瘤进行完整切除、尽量保留器官功能是外科医师面临的挑战[1]。1991年,Wei等[2]首先报道上颌骨外旋入路切除鼻咽周围区域肿瘤,取得良好的效果。Otremba等[3]认为该术式也可充分暴露翼腭窝、颞下窝。但翼腭窝、颞下窝肿瘤具有沿孔道生长的特点[4],采用传统的截骨方式易导致肿瘤破溃,且易忽略隐匿于翼腭管、眶下裂、蝶腭孔等结构中的肿瘤组织。本课题组对该入路进行改良,在治疗5例翼腭窝及颞下窝原发恶性肿瘤的基础上,就手术操作和适应证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