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初探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55(3) : 171-177. DOI: 10.3760/cma.j.issn.1002-0098.2020.03.005
摘要
目的

探讨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后充填体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

方法

选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无龋人上颌前磨牙56颗(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制备Ⅴ类洞,分为2组(每组28颗)。实验组用预处理剂(Tooth primer)和新型自固化树脂(Bondfill SB)充填,对照组用自酸蚀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和光固化复合树脂(Z100)充填。充填后样本牙进行疲劳实验:机械循环加载(49 N、1 Hz频率120万次)和冷热循环加载(5和55 ℃的水中分别浸泡1 min,共3 000次),模拟口腔环境的咀嚼负荷和温度变化。疲劳实验前后样本牙浸入50%氨化硝酸银溶液并还原银离子。用扫描电镜检测分析充填体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和内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用透射电镜观察牙本质界面超微结构。

结果

扫描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实验组牙本质表面边缘间隙较对照组小。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釉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0.67±0.15)μm]显著小于实验组[(33.54±10.27)μm](P<0.05)。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釉质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55.08±15.20)%]显著大于实验组[(25.15±12.47)%](P<0.05)。疲劳实验后实验组充填体表面和内部更易观察到内聚破坏。透射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本质界面比实验组有更多的银沉淀物;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实验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和充填体内部。

结论

充填Ⅴ类洞时本项研究所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釉质界面有较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而新型自固化复合树脂在牙本质界面有良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

引用本文: 张超, 杨斌, 王勇. 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初探 [J]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 55(3) : 171-177. DOI: 10.3760/cma.j.issn.1002-0098.2020.03.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缘于牙齿复杂的基底结构、颈部应力以及潮湿的龈沟和口腔环境,Ⅴ类洞充填一直是临床治疗难点。成功的充填治疗有赖于充填界面良好的封闭。微渗漏可能引起术后敏感、边缘着色、继发龋。充填体与牙组织界面的适合性被认为是影响长期充填效果的关键因素。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