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初步临床观察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39(3) : 183-188.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6.03.008
摘要
目的

探讨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前瞻性观察2014年2–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例经长期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后仍控制不佳的重度哮喘患者,经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后,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哮喘症状、急性发作次数、肺通气功能、药物使用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哮喘生活质量问卷(miniAQLQ)评分(6.4±0.5)、急性发作频率[0.4(0.1~1.3)次/月]及无症状天数[(21.2±7.2)天/月]较术前明显改善[分别为5.2±0.9、2.0(0.9~4.0)次/月、(14.5±3.7)天/月),均P<0.05];术后6个月患者呼气峰流速(PEF)变异率[(5.6±3.3)%]、吸入糖皮质激素剂量[(800±620)μg/d]及口服糖皮质激素剂量[9.7(1.3~10.0)mg/d]较术前亦有明显改善[分别为(21.1±7.8)%、(1 133±432)μg/d和15.0(10.0~20.0)mg/d,均P<0.05]。术后12个月,上述各指标较术前仍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ACQ-6评分、ACT评分、PEF、FVC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最常见并发症为咳嗽咳痰(24.1%)和喘息(13.8%),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及肺不张。1例患者第3次术后12 h出现气胸和呼吸衰竭,经积极处理后缓解。

结论

应用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度哮喘,初步观察显示疗效较好,但有一定并发症,值得进一步观察。

引用本文: 张清玲, 张筱娴, 谢佳星, 等.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初步临床观察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6, 39(3) : 183-188. DOI: 10.3760/cma.j.issn.1001-0939.2016.03.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支气管热成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是近年国际上在支气管哮喘(哮喘)非药物治疗方面最重要的突破,其原理是通过支气管镜将一个2 mm的小射频消融探头置入支气管腔内,将体外的射频发生器产生的热能传导至支气管管壁,加热、消融增生、肥厚的支气管平滑肌细胞,从而达到治疗作用。2004年,Danek等[1]首次报道在11只健康犬中试验BT,其后经过一系列临床试验,BT治疗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得到了验证。2014重症哮喘ERS/ATS国际诊治指南明确指出,BT可应用于治疗成人的重症哮喘。2014年2月支气管热成形术在中国获得批准应用于临床。本文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例BT治疗重度哮喘患者术后1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初步观察结果。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