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
逐级多重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技术探讨和疗效观察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49(8) : 605-609.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5.08.010
摘要
目的

探讨逐级多重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法治疗的103例顽固性大咯血患者资料。通过造影明确责任血管的类型、数量、异常分支、肺循环和(或)肺周体循环分流情况后,结合疾病类型,以聚乙烯醇颗粒、海藻酸钠微球作为基础栓塞剂行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治疗。术后根据患者咯血症状的改善情况判定早期(术后<3个月)、中期(术后3~6个月)和远期(术后>6个月)疗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法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疗效进行评价。根据责任血管供血特点将患者分为伴体-肺循环分流(SPS)组和无SPS组,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1年有效率。

结果

103例患者共检出责任血管215支,其中196支行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8支行末梢栓塞治疗,11支行主干明胶海绵颗粒栓塞。103例患者术后随访6~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即刻止血率为97.1%(100/103)。患者1、3、6个月及1、2、3年的有效率分别为94.5%、93.2%、89.7%、88.9%、85.2%和76.6%。103例中,伴SPS组患者22例,无SPS组患者81例。伴SPS组和无SPS组患者的1年有效率分别为(69.50±0.11)%和(98.3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2,P<0.01)。

结论

采用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法治疗顽固性大咯血具有较好的近期和中远期疗效。

引用本文: 张莉, 于世平, 苏秀琴, 等.  逐级多重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技术探讨和疗效观察 [J]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5, 49(8) : 605-609.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5.08.01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顽固性大咯血起病急、病情重,常规内、外科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病死率高达50%~100%[1]。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出血致凝血块在气管内短时间积聚引起窒息[2]。1973年Remy等[3]首次应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ial embolization,BAE)成功治疗咯血,BAE以其微创、快速、疗效肯定等优势成为临床治疗咯血的首选诊治方法[4]。虽然BAE的即刻止血率高达77%~98%,但由于责任血管漏栓、栓塞血管再通、侧支循环建立等原因致术后复发率高达10.0%~41.8%[5,6,7,8,9,10]。因此,如何降低BAE治疗后咯血的复发率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院从2008年起针对顽固性大咯血患者的责任血管特点,将各种栓塞材料有机组合,对责任血管行个体化逐级多重栓塞,取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旨在探讨逐级多重栓塞治疗顽固性大咯血的技术要点和疗效。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