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
X线引导下双侧岩下窦取血联合去氨加压素刺激试验对垂体术后或放疗后复发及无效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6,50(10) : 794-797.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6.10.013
摘要
目的

探讨双侧岩下窦取血(IPSS)过程中联合去氨加压素(DDAVP)刺激试验,对垂体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症状不缓解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IPSS+DDAVP刺激试验的垂体术后或放疗后复发(31例)或症状不缓解(3例)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排除造影显示岩下窦与海绵窦不通者。经双侧岩下窦造影显示海绵窦插管成功。取血测定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样ACTH浓度比值,基础比值≥2或刺激后比值≥3提示病变来源于垂体即库欣病。将取血结果与金标准诊断(意大利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研究组所制定的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岩下窦取血对垂体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无效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结果

30例患者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ACTH浓度基础比值≥2或DDAVP刺激后比值≥3,提示病变位于垂体。其中22例手术证实为垂体ACTH腺瘤;8例未行手术,经鞍区伽马刀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证实病变位于垂体。4例患者岩下窦与外周静脉血ACTH浓度基础比值<2且刺激后比值<3,提示病变不在垂体。其中1例经垂体手术证实为ACTH腺瘤,3例手术证实为肺类癌,术后临床症状缓解。IPSS+DDAVP刺激诊断库欣病的敏感度为96.8%,特异度为100%,准确性为97.1%。

结论

IPSS+DDAVP刺激试验对垂体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无效的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引用本文: 姜晓东, 张晓波, 卢琳, 等.  X线引导下双侧岩下窦取血联合去氨加压素刺激试验对垂体术后或放疗后复发及无效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J] .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 (10): 794-797.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6.10.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垂体性库欣综合征(库欣病)和异位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尽管实验室检查,如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兴奋试验、血ACTH测定等对于区分两者有一定价值,但由于二者有相似的临床和生化特征,上述方法均不能将二者准确区分[1,2]。影像检查对库欣综合征的病因鉴别和肿瘤定位有重要意义,但不管是CT还是MRI,其发现肿瘤的敏感度并不理想,而且有假阳性[3]。岩下窦取血(IPSS)联合去氨加压素(DDAVP)刺激是区分异位来源还是垂体来源的库欣综合症最可靠的检查手段[4]。然而,目前文献报道较多的是,岩下窦取血对初诊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的鉴别诊断,而对于垂体手术或放疗后的患者,由于其垂体及鞍区解剖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岩下窦取血是否还具有诊断意义笔者尚未见文献报道。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