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放射学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研究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8,52(6) : 415-420.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8.06.002
摘要
目的

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319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搜集相关临床资料,并通过CTA测量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采用成组t检验对脑梗死组与非脑梗死组患者的年龄、血流角度、血管角度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间动脉瘤大小、动脉瘤高度、垂直高度、瘤颈宽度、动脉瘤高度/血管管径比值、垂直高度/瘤颈宽度比值、动脉瘤角度、入院时的WFNS分级及Fisher分级进行统计;两组间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过去卒中史、治疗方式、大脑前动脉A1段形态学及CTA图像上所示血管痉挛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元logistic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法进行自变量的筛选,以确定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319例患者中非脑梗死组253例、脑梗死组66例。非脑梗死组和梗死组年龄分别为(53±11)、(57±12)岁;入院时Fisher分级Ⅰ、Ⅱ、Ⅲ、Ⅳ级分别为23(9.1%)、27(10.7%)、74(29.2%)、129例(51.0%),1(1.5%)、7(10.6%)、13(19.7%)、45例(68.2%);治疗方式中栓塞和夹闭分别为155(61.3%)、98例(38.7%),23(34.8%)、43例(65.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15,P=0.016;Z=-2.541,P=0.011;χ2=14.810,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开颅夹闭术的治疗方式(OR=3.28,95% CI 1.84~5.86,P<0.001)及Fisher分级Ⅳ级(OR=10.36,95% CI 1.34~80.29,P=0.025)仍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可能与Fisher评分及治疗方式相关,年龄在两组间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但尚不能用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

引用本文: 林博丽, 陈丽芳, 倪俊伟, 等.  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研究 [J]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8, 52(6) : 415-420.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8.06.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约占所有脑卒中的5%[1]。脑梗死是SAH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2]。血管痉挛被认为是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的主要原因[3],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确切性[4]。以往文献报道,年龄、吸烟、较差的临床分级、入院时较厚的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积血等也是SAH后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5]。颅内破裂动脉瘤最常见的部位是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cating artery,ACoA)[6],且研究表明ACoA动脉瘤破裂后继发脑梗死的部位大部分为大脑前动脉供血区[7]。相较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发生于大脑前动脉供血区的脑梗死临床症状较不典型,且不易被发现,特别是在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8]。为此,本研究回顾性搜集本院近6年ACoA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ACoA动脉瘤破裂后脑梗死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可能的机制,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