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放射学
比较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和扩散峰度成像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9,53(1) : 26-32.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9.01.007
摘要
目的

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DWI模型和扩散峰度成像(DKI)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NAC)疗效中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临床怀疑为乳腺癌,诊断最终经组织病理结果证实,临床分期处于Ⅱ或Ⅲ期,在NAC后行保乳手术的8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患者均行乳腺常规单指数DWI序列和DKI序列扫描,测量参数包括ADC值、平均扩散系数(MD)和平均扩散峰度(MK)值。MRI扫描完成前后1~3 d,患者行穿刺活检,然后接受4~8周期的NAC,而后行手术治疗。根据化疗前穿刺活检的组织分级,将患者分为分化较好组和分化较差组。根据术后病理结果,与化疗前穿刺活检切片对比,按NAC疗效分为病理完全缓解组和非完全缓解组。完全缓解组和非完全缓解组之间MRI参数的比较使用计量资料的t检验,采用ROC来确定不同扩散加权成像参数预测化疗疗效的效能,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参数与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进一步使用Wald检验方法对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完全缓解组30例,非完全缓解组50例。完全缓解组的ADC、MD值低于非完全缓解组,完全缓解组的MK值高于非完全缓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MD和MK值预测疗效的ROC下面积分别为0.732、0.866和0.68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根据预测效能大小,MD、ADC和MK值依次是NAC疗效的独立预测参数。

结论

DKI模型比单指数扩散模型更适合作为NAC疗效预测的成像技术。

引用本文: 李相生, 冯瑞, 王东, 等.  比较扩散加权成像单指数模型和扩散峰度成像模型在预测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J]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9, 53(1) : 26-32.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9.01.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已经广泛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术前治疗,但是,部分患者对NAC不敏感,在化疗后病灶没有明显缩小甚至出现进一步增大[1]。对这部分患者,如能及早预测疗效,可使临床医师及时调整化疗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DWI可以用于乳腺癌NAC的早期疗效预测[2,3]。常规单指数DWI是基于体内水分子扩散符合高斯分布的假设,但实际上生物体内大部分水分子扩散符合非高斯分布[4]。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模型可以修正单指数DWI模型的偏移,从而更真实反映组织内非高斯分布的水分子运动状态,有望用于肿瘤化疗疗效的预测及评价[5]。鉴于此,笔者对拟接受NAC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行DWI和DKI模型成像,旨在寻找预测乳腺癌NAC的最佳扩散加权成像模型,从而为临床提供一个能无创预测乳腺癌NAC疗效的影像技术。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