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影像研究
CT影像组学在预测肺腺癌ALK融合基因表达中的价值初探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9,53(11) : 963-967.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9.11.007
摘要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在预测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表达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有ALK基因检测结果且术前接受本院胸部CT检查的195例肺腺癌患者(其中ALK突变患者60例)。使用肺结节自动检测分割算法在CT图像上标注病变的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I)。利用PyRadiomics工具对所有VOI区域进行重采样、图像预处理(包括基于小波和拉普拉斯滤波器的预处理方法)和特征提取。在Dr.Wise科研平台上对已提取的特征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分别基于不同图像预处理方式及不同特征类型筛选关键特征,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模和10次5折交叉验证法进行验证。采用ROC评价模型对ALK基因突变的预测能力,并使用DeLong比较不同模型的效能。

结果

每个病灶共提取1 232个影像组学特征。在特征筛选后共纳入15个组学特征建模,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模型预测ALK基因突变的AUC分别是0.88和0.78。分别基于原始CT图像、小波处理后图像和拉普拉斯高斯滤波器处理后图像的组学特征建模时,在验证集中模型的AUC分别为0.76、0.75和0.76。这3组模型与全部特征联合建模模型的效能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不同类型的组学特征建模,一阶特征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纹理特征预测ALK基因突变能力较好,其中GLCM特征模型最优,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3,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4、0.85和0.69;一阶特征模型在验证集中的AUC为0.80。

结论

CT影像组学定量特征在预测肺腺癌ALK融合基因表达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引用本文: 宋兰, 朱振宸, 姜蕾, 等.  CT影像组学在预测肺腺癌ALK融合基因表达中的价值初探 [J] . 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 (11): 963-967.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19.11.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近年来肺癌的分子病理学和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迅速,不同基因突变被认为是各型肺癌发病和演变的基础[1],许多研究证实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是仅次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的又一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主要基因[2],且多发生于肺腺癌患者。对ALK阳性肿瘤靶向治疗的效果优于传统治疗,因此精准识别ALK突变患者对选择合适的治疗至关重要。有学者研究了肺腺癌的CT征象与ALK基因突变间的相关性[3,4],认为ALK基因突变阳性者易呈实性密度、分叶状边缘,这些CT征象可能有助于预测基因突变。近年来影像组学技术迅速发展,研究显示影像组学特征可预测不同的基因表达模式,但既往多集中在对EGFR基因的研究[1,5,6],采用影像组学预测肺癌ALK基因突变的文献报道较少,且特征提取及特征选择算法简单[7]。因此,本研究尝试基于薄层CT提取定量影像组学特征,结合不同特征选择算法构建组学模型,探讨不同种类组学特征在预测肺腺癌ALK融合基因表达中的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