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肉系统放射学
MRI在评价韧带样纤维瘤病疗效中的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54(1) : 37-41.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20.01.008
摘要
目的

探讨MRI在不同疗效的韧带样纤维瘤病(DF)中的信号变化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08至2015年经病理证实的术后复发DF患者124例的MRI资料,MRI资料包括确诊复发后发病部位的基线MRI图像,至少每半年随访1次MRI,随访满3年且有第3年末的MRI扫描图像。采用基于肿瘤大小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其疗效,将患者分为进展(PD)、缓解(PR)、稳定(SD)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或χ2检验比较PD、SD和PR组中特征的差异,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ei校正P值,采用Spearsman相关系数检验信号评分与肿瘤最大径的相关性。

结果

PD组17例、SD组37例、PR组70例。3组间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和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基线检查病灶最大径和末次检查最大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D、SD和PR组的T2基线评分、T1基线增强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的末次随访MRI图像的T2评分、T2评分变化、末次T1增强评分和T1增强评分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末次随访时,肿瘤最大径与T2评分呈中度正相关(r=0.434,P<0.01),肿瘤最大径与T1增强评分呈强正相关(r=0.743,P<0.01)。

结论

MRI在评价韧带样纤维瘤病的疗效方面具有价值。

引用本文: 朱汇慈, 李晓婷, 李舒, 等.  MRI在评价韧带样纤维瘤病疗效中的价值 [J] .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 54(1) : 37-41.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20.01.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韧带样纤维瘤病(desmoid-type fibromatosis,DF)又称为侵袭性纤维瘤、硬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纤维增生性病变,发病率为每年5~6例/百万,具有浸润性生长及术后复发倾向,术后复发率为20%~68%[1],但无转移能力。MRI是公认的诊断、评估和检测DF的最佳检查方式[2]。基于肿瘤大小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主要用于DF的疗效判断[3],但该标准只基于肿瘤大小的变化,没有评价治疗过程中肿瘤信号的变化。由于DF特殊的组织学构成,Braschi-Amirfarzan等[1]提出将肿瘤大小变化和信号变化相结合评价DF疗效的方法。国外已有学者采用MRI评价DF治疗后肿瘤大小和信号变化[4,5,6],笔者旨在探讨MRI在不同疗效的DF中的信号变化特征。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