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放射学
乳腺X线摄影及MRI结合临床特征对乳腺高危病变诊断价值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54(03) : 203-208.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20.03.006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X线摄影及MRI征象结合临床特征预测乳腺高危病变恶性升级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经病理证实为乳腺高危病变,且活检前行乳腺X线摄影和MRI检查的230例患者。分析乳腺病变X线摄影及MRI征象,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高危病变升级率与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关系。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χ2检验比较升级组与未升级组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的差异,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乳腺X线和MRI对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率的诊断效能,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高危病变升级率与临床、影像学征象之间的关系。

结果

230例患者病灶均为单发。47例在后续再手术中升级为恶性病变,升级率为20.4%(47/230)。未升级组与升级组乳腺高危病变患者的年龄、病灶最大径以及绝经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升级组和升级组患者间的乳腺X线摄影征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MRI征象和MRI背景实质强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X线摄影和MRI评估高危病变升级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6、0.913,MRI诊断优于乳腺X线摄影(Z=6.919,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灶最大径、中重度背景强化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正相关因素,已绝经、MRI诊断阴性为预测高危病变升级的负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以及MRI背景实质强化是预测乳腺高危病变升级的独立因素(P<0.01)。

结论

MRI对高危病变升级的诊断效能优于乳腺X线,年龄越大,MRI背景实质强化中重度可提示高危病变的恶性升级。

引用本文: 尤超, 彭卫军, 顾雅佳, 等.  乳腺X线摄影及MRI结合临床特征对乳腺高危病变诊断价值 [J] . 中华放射学杂志,2020,54 (03): 203-208. DOI: 10.3760/cma.j.issn.1005-1201.2020.03.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依据欧洲乳腺癌筛查诊断质量管理指南及国际乳腺癌筛查病理推荐指南,乳腺穿刺病理可按病灶类型及危险度分为5类,B1为正常组织,B2为良性病变,B3为具有不确定恶性潜能的病变,B4为可疑恶性病变,B5为恶性病变[1]。乳腺高危病变即B3病变,是一组临床及生物学上具有异质性的疾病,其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乳腺高危病变包括不典型导管上皮增生(atypical ductal epithelial hyperplasia,ADH)、不典型小叶增生(atypia lobular hyperplasia,ALH)、乳头状病变、复杂性硬化性腺病、黏液样肿瘤、平坦上皮不典型增生(flat epithelial atypia,FEA)等,占穿刺病理的5%~10%[1,2]。目前,高危病变首诊主要依赖于穿刺活检,由于活检标本的局限性,首诊后会存在一定的病变升级率,即活检出高危病变,在后续手术切除中发现存在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成分[3]。因此,当乳腺高危病变确诊后,由于其危险程度以及活检升级率水平各异,相应的临床干预及随访的措施会有所不同。选择后续治疗方案有赖于临床、病理与影像的多学科团队协作[4]。笔者通过分析乳腺高危病变的乳腺X线摄影及MRI征象,探讨乳腺X线、MRI检查结合临床特征预测高危病变恶性升级的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