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论著
2001-2010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医学可避免死亡率的比较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3,47(03) : 282-284. DOI: 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3.03.021
摘要

卫生系统对人群健康结果的贡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减少致残、促进疾病早愈、提高人群生命质量、避免不必要的或是过早的死亡.如何来衡量卫生系统的绩效是一个难点.1976年,Rutstein等[1]首次提出了可避免死亡的概念,并认为:如果建立了有效的卫生服务系统,则能够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或过早的死亡,简称可避免死亡(avoidable mortality,简称AM).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选用可避免死亡的概念来衡量卫生系统的绩效[2-3],尤其是那些初级卫生保健服务项目,包括心脏病、卒中以及癌症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可避免死亡可从侧面来反映卫生系统的绩效,衡量其对健康结果的贡献.笔者通过可避免死亡指标来衡量2001-2010年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卫生系统绩效,并观察两者的变化趋势及相互比较。

引用本文: 周奕男, 王春芳, 钱轶峰, 等.  2001-2010年中国城市和农村医学可避免死亡率的比较 [J]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 03 ): 282-284. DOI: 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3.03.02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