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2003—2012年上海市户籍女性乳腺癌发病特征分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51(8) : 692-697. DOI: 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7.08.007
摘要
目的

分析2003—2012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病例发病特征,并与国际数据进行比较。

方法

病例资料来自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中记录的2003—2012年诊断的所有女性乳腺癌病例。恶性肿瘤病例登记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户籍及居住地址、诊断部位或名称、病理学类型、首次诊断日期、诊断依据、诊断时期别等。2012年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东亚地区和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来自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GLOBOCAN 2012数据库;2008—2012年美国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SEER 18数据库。计算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年均发病例数、平均年龄、构成比、发病率、年龄别发病率、标化发病率。

结果

2003—2012年,上海市新诊断女性乳腺癌病例41 991例,年均4 199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的17.23%,发病率为60.90/10万,标化发病率为33.90/10万。2008—2012年,年均发病4 528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的16.97%,发病中位年龄为56岁,平均年龄为57.73岁,发病率为64.23/10万,标化发病率为35.00/10万(高于2012年中国、东亚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22.1/10万、27.0/10万和31.3/10万,低于世界水平的43.1/10万;低于2008—2012年美国黄种人的68.77/10万);2003—2007年,年均发病3 869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的17.54%,发病中位年龄为53岁,平均年龄为56.44岁,发病率为57.42/10万,标化发病率为32.69/10万。2008—2012年,年龄别发病率曲线存在一个从50~74岁跨度长达25岁的高峰平台,相比2003—2007年的高峰平台起始年龄推迟5岁,终止年龄推迟10岁。

结论

2008—2012年,上海女性乳腺癌标化发病率高于2012年中国、东亚地区和发展中国家,低于世界水平;低于2008—2012年美国黄种人;相比2003—2007年,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增高,发病中位年龄、平均年龄和年龄别发病率高峰平台起止年龄推迟。

引用本文: 吴春晓, 郑莹, 鲍萍萍, 等.  2003—2012年上海市户籍女性乳腺癌发病特征分析 [J]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7, 51(8) : 692-697. DOI: 10.3760/cma.j.issn.0253-9624.2017.08.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据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估算,2012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达167万例,占全部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25%;在我国,共有18.7万例女性新发乳腺癌,占15%,是居女性第2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仅次于肺癌[2],且在城市和农村均呈上升趋势[3]。近年来关于我国女性乳腺癌高发、发病日益年轻化和发病高峰较欧美西方发达国家提前10岁的报道较多,受到医学界和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而对于女性乳腺癌是否年轻化则存在争议[3,4]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