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五个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及其组合物的细胞免疫评价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54(5) : 539-545.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191119-00872
摘要
目的

对5个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及其组合物的细胞免疫进行评价。

方法

88份新鲜肝素抗凝人群外周静脉血液,其中42份来自北京市昌平区结核病防治所就诊的结核病患者,46份健康志愿者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提供,均为接种过卡介苗(BCG)且没有结核暴露史和任何临床症状体征的健康人。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 DNA为模板,PCR扩增选取的5个重组蛋白Rv3874、Rv3875、Rv2031c、Rv1411c和Rv3418c的完整编码基因;通过基因重组和蛋白纯化技术,分别克隆、表达和纯化5个重组蛋白作为刺激物,采用效应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对人群进行细胞免疫检测。

结果

成功克隆、表达和纯化了Rv3874、Rv3875、Rv2031c、Rv1411c和Rv3418c重组蛋白;灵敏度分别为50.00%、71.43%、69.04%、73.81%和76.19%;特异度分别为86.96%、76.09%、71.74%、39.13%和36.96%。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及约登指数分别为52.46%~77.78%、62.96%~74.47%、0.511~0.754和0.129~0.475。除Rv1411c和Rv3418c外,Rv3874、Rv3875和Rv2031c在结核病患者中检测到的斑点形成细胞数均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在5个重组蛋白所构成的26种组合物中,灵敏度为80.95%~95.24%,特异度为68.89%~24.44%。随着组合物中重组蛋白个数的增加其灵敏度逐渐增加,但特异度随之下降。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Rv3874、Rv3875和Rv2031c刺激T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抗原性。而Rv1411c和Rv3418c单独用作诊断抗原的效能并不理想,与多组分抗原联合构成的组合物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引用本文: 闫宇涵, 李马超, 刘海灿, 等.  五个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及其组合物的细胞免疫评价 [J]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0, 54(5) : 539-545. DOI: 10.3760/cma.j.cn112150-20191119-0087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1  关键词  5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结核病主要是因呼吸道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目前仍然是严重威胁全球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公共危机。据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结核报告显示,2018年结核病患者约1 000万例,其中死于结核病的例数约有124万。虽然结核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耐药结核特别是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病的流行增加,全世界面临的挑战仍相当严峻。防控结核病的关键是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虽然一些分枝杆菌特异抗原已经用于结核病的免疫学诊断,但灵敏度或特异度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找到更多的免疫优势抗原对提高免疫诊断技术以及用于新型抗结核疫苗的制备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基于检索免疫学表位数据库结合生物信息学对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组的抗原表位预测分析,筛选出具有特异性T细胞表位的抗原多肽的结核分枝杆菌蛋白的基础上,从中选择了Rv3874、Rv3875、Rv2031c、Rv1411c和与Rv3418c 5个重组蛋白对人群进行细胞免疫的评价。根据Lalvani等,本研究采用了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对5个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及其组合物进行细胞免疫的初步评价,为筛选得到更多的结核分枝杆菌优势抗原以及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免疫抗原组合奠定基础。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