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伴MELF浸润方式的子宫内膜样腺癌7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7,46(5) : 318-322.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7.05.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伴微囊性、伸长及碎片状(microcystic,elongated and fragmented,MELF)浸润方式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

收集72例伴MELF浸润方式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其组织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采用χ2检验分析临床病理特征。

结果

72例伴MELF浸润方式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年龄范围40~70岁(平均年龄54岁);32例为绝经前女性,40例为绝经后女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为Ⅰ期32例(44.4%),Ⅱ期22例(30.6%),Ⅲ期17例(23.6%),Ⅳ期1例(1.4%)。MELF浸润方式镜下表现为微囊、拉长裂隙样或碎片状腺体浸润肌层,内衬立方或扁平上皮,也可见单个或小簇状嗜酸性胞质肿瘤细胞,类似于组织细胞。通常伴有纤维黏液样间质或富含炎性细胞间质。免疫组织化学显示MELF浸润腺体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p53阴性,p16、CA125、CA19-9阳性。与不伴MELF浸润方式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相比较,两组在是否绝经、FIGO分期、子宫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管血管侵犯、血CA125和CA19-9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伴MELF浸润方式的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危险因素为FIGO分期晚、子宫深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率高及淋巴管血管侵犯,其特殊的病理形态常具有隐弊性。病理医师应提高对MELF浸润方式的认识并仔细评估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管血管侵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病理诊断。

引用本文: 胡丹, 张和军, 沈武成, 等.  伴MELF浸润方式的子宫内膜样腺癌72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J] .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7, 46(5) : 318-322.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7.05.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依据临床病理及分子机制的不同可分为Ⅰ型(激素依赖型)和Ⅱ型(非激素依赖型)[1]。Ⅰ型子宫内膜癌病理形态主要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相比于Ⅱ型,总体预后较好,但仍有5%~18%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预后不良[2]。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包括肿瘤组织学分级、子宫肌层侵犯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近来其他因素如宫颈间质受累、淋巴管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L)、腹腔细胞学阳性也被认为是潜在的预测指标。2003年,Murray等[3]首先描述了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一种特殊浸润方式,浸润性腺体的特征性表现为微囊性(microcystic)、伸长(elongated)及碎片状(fragmented),简称为MELF。我们回顾性分析72例伴MELF浸润方式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探讨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以期对伴MELF浸润方式的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临床处理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