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不典型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9,48(8) : 620-625.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9.08.007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典型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方法

收集2010至2018年间就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不典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8例,采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WWTR1-CAMTA1融合基因及TFE3基因断裂重排情况。

结果

8例不典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42~59岁(中位年龄47.5岁)。肿瘤发生于软组织3例,肺3例,肝脏1例,胸壁1例。发生于软组织者1例累及骨,发生于肺者3例发现时均已累及肺膜,另1例软组织病例及肝脏病例发现时已有淋巴结转移。形态学上,肿瘤细胞呈上皮样,胞质丰富嗜酸,有中度或以上核异型性,核膜不光滑,核染色质分布不均匀,可见明显的小核仁;瘤细胞呈条索状、小巢状或实性片状生长;核分裂较活跃,(2~9)个/2 mm2(平均4.3个/2 mm2);均可见肿瘤性坏死。8例经仔细寻找,均可见水泡细胞,其中有6例出现经典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黏液玻璃样变背景。免疫表型上,瘤细胞表达CD31(8/8)、CD34(7/8)、ERG(8/8)、广谱细胞角蛋白(2/7)、CAMTA1(4/6),而TFE3阴性(0/6)。6例行FISH检测,均可见WWTR1-CAMTA1融合信号,未见TFE3基因断裂。7例均获随访资料,随访时间6~55个月(平均19.6个月),6例转移,其中3例死亡,另1例无瘤生存。

结论

不典型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形态学上出现高级别核、核分裂活跃、实性片状生长方式及肿瘤性坏死,生物学行为更具有侵袭性,需要与上皮样血管肉瘤、癌、上皮样肉瘤等恶性肿瘤鉴别。

引用本文: 贡其星, 范钦和, 丁颖, 等.  不典型性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临床病理观察 [J] .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9, 48(8) : 620-625.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9.08.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EHE)最早由Weiss和Enzinger[1]在1982年提出,用于定义一类少见的形态学易误诊为癌的上皮样血管肿瘤,其生物学行为介于上皮样血管瘤和上皮样血管肉瘤之间,定义为中间型,但文中也提出了约27%(11/41)的病例出现更多的细胞异型性和活跃的核分裂象,且易于发生转移,生物学行为较差,定义为恶性EHE。1997年,Mentzel等[2]报道了30例皮肤和软组织的EHE,复发率12.5%(3/24),转移率25.0%(6/24),远超过了中间型肿瘤的少见复发和罕见转移的定义,其中的病例除了2例核分裂象超过6个/1.59 mm2,提示明确恶性生物学行为以外,其余病例较难依据形态学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推断,故认为EHE应归属于低度恶性。2008年,Deyrup等[3]又对49例软组织EHE的生物学行为做出基于形态学的风险评估,参考肿瘤大小、细胞学异型性、有无坏死、有无实性或梭形细胞区域等指标,生存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3 cm、核分裂>3个/50 HPF与预后差明显相关,认为可将EHE分为生物学行为不同的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目前WHO骨和软组织肿瘤分类已正式将EHE放入恶性血管肿瘤[4],许多学者称恶性EHE为不典型性(恶性)EHE,其诊断的标准也可能略有调整[5,6]。我们收集并分析8例不典型性EHE的临床病理特征,结合分子病理结果,对不典型性EHE的诊断、鉴别诊断、疾病预后做初步的探讨。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