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观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39(1) : 33-37. DOI: 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0.01.006
摘要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ST段回落不良的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直接PCI治疗的老年STEMI患者274例的临床资料,按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分为ST段回落不良组79例和良好组195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HR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HR预测STEMI患者ST段回落不良临床价值。

结果

与ST段回落良好组患者比较,ST段回落不良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2级比例高,胸痛到球囊扩张时间长,入院时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血糖、血尿酸、纤维蛋白原、三酰甘油、单核细胞计数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淋巴细胞计数较低(均P<0.05)。ST段回落不良组患者MHR为0.75±0.22,高于ST段回落良好组患者的0.48±0.19(t=9.831,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MHR是老年STEMI患者PCI后ST段回落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0,95%CI:1.646~5.430,P=0.003)。ROC曲线显示,MHR预测STEMI患者ST段回落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67,敏感度为79.72%,特异度为79.61%,最佳诊断值为0.64。

结论

MHR可能是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独立危险因素,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引用本文: 许富英, 程晓丹, 杨东伟, 等.  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观察 [J]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 39(1) : 33-37. DOI: 10.3760/cma.j.issn.0254-9026.2020.01.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3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578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选的血运重建方式,PCI可迅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显著降低病死率。然而近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患者获得了TIMI Ⅲ级前向血流,但仍有30%的患者会发生心肌再灌注不良或微循环障碍,表现为PCI后2~3 h心电图显示ST段回落不良。PCI后ST段回落不良可增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风险。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作为一种新型的机体炎症反应的指标,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是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指标。本研究旨在探讨MHR与老年STEMI患者PCI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分析其在评价ST段回落不良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