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腋窝各站淋巴结实际覆盖剂量的研究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38(6) : 434-438.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8.06.007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保腋窝术后分别采用常规切线野(CTF)、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正向调强放疗(IMRT)技术放疗中Ⅰ站、Ⅱ站和Ⅲ站腋窝淋巴结覆盖剂量。

方法

回顾分析连续42例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而未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保乳术后T1-2N0M0期患者。按照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RTOG)标准勾画Ⅰ站、Ⅱ站和Ⅲ站腋窝淋巴结引流区。每位患者均制定全乳+腋窝CTF、3D-CRT和IMRT 3种放疗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分析腋窝淋巴结覆盖剂量。

结果

CTF、3D-CRT和IMRT放疗计划腋窝各站受照剂量不同,I站累及平均剂量分别为(40.1±6.8)、(35.4±8.3)和(32.9±7.0)Gy (F=10.269,P<0.05),Ⅱ站分别为(33.2±7.1)、(30.6±6.7)和(30.4±7.0)Gy (P>0.05),Ⅲ站分别为(9.6±6.8)、(6.4±4.5)和(5.2±3.7)Gy (F=8.377,P<0.05)。腋窝各站接受相同处方剂量的体积不同,I站V50 (接受50 Gy处方剂量体积)分别为21.3%、27.6%和9.6%(F=13.161,P<0.05),Ⅱ站V50分别为12.9%、15.9%和8.3%(P>0.05),Ⅲ站V50分别为0.4%、0.1%和0(P>0.05)。

结论

早期乳腺癌保乳保腋窝术后采用CTF、3D-CRT和IMRT 3种放疗技术时腋窝Ⅰ站、Ⅱ站和Ⅲ站淋巴结引流区覆盖剂量有限,因此对于发现腋窝微转移、但未清扫腋窝的患者,应充分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制定个体化放疗计划。

引用本文: 古晓东, 亓昕, 王庆安, 等.  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腋窝各站淋巴结实际覆盖剂量的研究 [J]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8, 38(6) : 434-438.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8.06.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近年来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临床中已被广泛应用。基于两项前瞻性随机Ⅲ期临床研究——ACOSOG Z0011[1]和IBCSG 23-01[2]的数据,2013年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做出更新,对于前哨淋巴结1~2枚阳性接受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可单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而不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但需辅以后续放疗和系统标准治疗[3]。目前NCCN指南针对早期保乳术后放疗原则是全乳放疗,靶区勾画需包括全部的乳腺组织,有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推荐瘤床增量照射[4]。有研究认为全乳放疗照射野可覆盖一部分低位腋窝淋巴结[5],从而可能清除了腋窝残留肿瘤细胞。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