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
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预测病理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和生存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39(9) : 663-667.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9.09.005
摘要
目的

探讨辅助放化疗前外周血细胞为基础的炎症标志物与病理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和生存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09名直肠癌患者。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和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NAR)对总生存率(OS)的预测能力。

结果

NAR与2级以上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有关(OR=4.442,95% CI:1.216~16.221,P<0.05)。NAR≥0.055和NAR<0.055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2%和83.9%(P>0.05),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9.1%和76.8%(χ2=3.887,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多变量分析显示,NAR与OS显著相关(HR=3.035,95% CI:1.021~9.019,P<0.05)。

结论

辅助放化疗前NAR可作为直肠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引用本文: 冯燕茹, 刘鲁迎, 朱远. 中性粒细胞与白蛋白比值预测病理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辅助放化疗急性不良反应和生存 [J] .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9, 39(9) : 663-667. DOI: 10.3760/cma.j.issn.0254-5098.2019.09.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目前,对于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后病理Ⅱ/Ⅲ期直肠癌患者,推荐辅助放化疗[1]。然而,即使在接受相似治疗方案和相同分期的患者中,临床预后也存在很大差异[2,3]。尽管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或病理分期等因素可能部分解释患者预后的差异[4],但是,对于精确医学时代的个体化治疗,有价值的预测和预后标志物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