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免疫学
1型糖尿病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亚群变化的初步研究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8,38(6) : 420-426.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8.06.004
摘要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发病过程中外周免疫器官DC亚群的改变。

方法

以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的方式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在STZ处理后的不同时间,检测小鼠体重变化和血糖水平;制备脾脏和淋巴结单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DC亚群、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D4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的比例。

结果

STZ处理可导致小鼠体重减轻、血糖升高。在STZ处理后10 d,T1DM小鼠脾脏和淋巴结中DC各亚群、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均未发生显著改变;STZ处理后30 d和60 d,T1DM小鼠脾脏体积明显减少,DC各亚群的比例较正常小鼠降低,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则上调;而在淋巴结中,DC各亚群、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比例较正常对照均显著下调。同时,与正常对照相比,淋巴结中的CD4Foxp3Treg比例明显上调,但在脾脏中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STZ诱导的小鼠糖尿病模型中,DC亚群及其他炎症细胞在脾脏和淋巴结中发生明显改变,反映了T细胞的变化,提示DC亚群在T1DM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引用本文: 张妍, 宋翔, 时立新. 1型糖尿病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亚群变化的初步研究 [J]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8, 38(6) : 420-426.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8.06.004.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是一种以T淋巴细胞介导为主的胰岛β细胞慢性损伤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淋巴细胞可针对多种抗原,如胰岛素、谷氨酸脱羧酶、嗜铬粒蛋白A和胰岛特异性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相关蛋白等发生免疫应答,导致胰岛功能受损、胰岛素释放减少从而引发糖尿病[1]。T1DM的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手段,传统治疗方法主要依靠终生注射胰岛素降低血糖减轻症状,但对肾功能衰竭、失明、肥胖和心脑血管病等远期并发症并没有明显的改善,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免疫抑制剂虽有治疗效果,但缺乏特异性,并增加机体患肿瘤和感染的风险,使其临床应用受限[2]。明确T1DM的免疫学机制,进而实施精准的临床干预,是将来防治T1DM的重要思路和方向。目前,基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为基础的T1DM治疗方案已用于T1DM小鼠的研究[3,4]。该方案的核心是调整体内DC的数量和功能,其原因在于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能够桥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并对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触发、进展和平息进行精确调控。然而,安全有效的DC产品真正应用于T1DM的临床治疗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原因之一是DC分为多种亚群,它们在T1DM病程中的贡献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我们对T1DM发病过程中小鼠体内DC亚群的变化进行了观测和分析,以期为将来更好地实施临床干预提供实验数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