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分型与临床意义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8,38(6) : 468-471.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8.06.013
摘要

随着测序技术的成熟,梅毒螺旋体在世界各地被发现不同亚种,以双基因法或三基因法进行分型得到广泛认可。在推动梅毒分子流行病学发展的同时,螺旋体的毒力、血清固定现象、耐药性及发病部位等临床特点被发现与基因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如14f/f的毒力可能更强,血清固定现象更容易发生在Tpr i基因菌株感染的患者,耐大环内脂类药的菌株可能与A2058、A2059基因相关等,本文将就此进行综述。

引用本文: 刘进权, 许卜方, 胡文龙, 等.  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分型与临床意义 [J]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8, 38(6) : 468-471.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8.06.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梅毒是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ssp.Pallidum,TP/TPA)感染人体后引起皮肤和全身脏器不同程度损伤的性传播疾病。在物种层面,TP属于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以人为唯一天然宿主,主要传播途径是体液传播,大致分为性接触横向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在我国梅毒发病率已连续多年居传染病前三位,是应重视的公共卫生问题。TP的致病侵袭力强,可破坏患者表皮或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但至今未能成功体外培养TP,这使研究难度加大。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对TP进行研究是一个可行的方式,1998年Fraser等[1]完成首例梅毒螺旋体全基因组的测序,并命名为Nichols株,这是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随后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CDC)分型法、三基因分型法等梅毒亚型分型方法得到认可和推广,促进了梅毒分子流行病学的发展。研究梅毒螺旋体的基因分型与其毒力、血清固定、耐药性或发病部位的关系,对其临床诊治和疗效观察等具有相当重要的价值。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