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调查
2016年河南省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9,39(3) : 221-227.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9.03.012
摘要
目的

分析2016年引起河南省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病毒基因特征,为我省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实验室数据。

方法

在2016年河南省的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中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经病毒分离和基因定型后,选取1株进行全基因序列的测定,使用MEGA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计算遗传距离(P-distance),同时对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MuV)小疏水蛋白(SH)、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编码基因进行基因特征分析。

结果

在河南省的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中共采集了5份咽拭子标本,通过病毒分离共获得5株MuV分离株,进化树分析显示均为F基因型,与F基因参考株P-distance为0.047(0.046~0.049),5株分离株核苷酸P-distance为0.001(0~0.003)。选择其中1株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与参考基因组序列相比,P-distance为0.053(0.018~0.072),其中与F基因型最小为0.018,与疫苗株(HQ416907)相比,SH基因的第28~30位氨基酸三联体为IML,F基因影响病毒致病特征的第91、195和383位等氨基酸位点未发生突变,HN基因影响病毒免疫特征的区域发生P354Q、E356D和K464N的突变。

结论

2016年引起河南省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MuV为F基因型,其基因特征与国内流行株较为相似。

引用本文: 丰达星, 张璐, 吕宛玉, 等.  2016年河南省一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J]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19, 39(3) : 221-227.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19.03.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是单负链RNA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1],由大约15 384个核苷酸组成,编码2个表面蛋白,分别是融合蛋白(F)和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4个核心蛋白,包括核蛋白(NP)、磷酸化蛋白(V/P)、基质蛋白(M)和L蛋白(L),以及小疏水(SH)蛋白,其中SH蛋白编码基因显示出最高的多样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作为基因分型的标准[2]。目前,全球共有12个基因型,有不同的基因型野病毒共同流行[3]。我国主要流行的基因型为F基因型,研究显示[4],1995—2017年,我国有多个F基因型病毒在同时流行。我省尚未系统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病原学监测,病原学标本主要来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病例,为了解MuV流行状况,为我省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实验室支持,开展了暴发病例标本序列分析,由于SH基因决定病毒的基因型,HN基因和F基因决定病毒的致病性和抗原性,本文选取这3个基因开展核苷酸和氨基酸特征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