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
2010—2018年乐清地区肠道病毒感染疾病的病原特征分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20,40(01) : 44-48.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20.01.008
摘要
目的

分析乐清地区2010—2018年引起儿童肠道病毒(EV)相关疾病的病原谱变化及其各型别的流行趋势,为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乐清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导出2010—2018年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病例发病的季节、年龄、性别、区域分布及病原体的分布特点。

结果

2010—2018年乐清市手足口病病例共计53 178例。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高峰在4—7月,重症75例,死亡6例,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发病为主,男性高于女性。2010—2018乐清地区儿童中感染的病原谱发生了明显变化,2010—2014年均以EV71型为主,2013年之后EV71检出比例逐年降低,近几年来非EV71非柯萨奇病毒A16型的其他肠道病毒比例明显升高。

结论

乐清地区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群性,应加强病原学检测,在4—7月,对重点对象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防止引起手足口病暴发流行。

引用本文: 韩利娟, 王晓, 王奔, 等.  2010—2018年乐清地区肠道病毒感染疾病的病原特征分析 [J]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20,40 (01): 44-48. DOI: 10.3760/cma.j.issn.0254-5101.2020.01.008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肠道病毒(enterovirus, EV)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属。儿童感染EV后可出现多种不同的疾病或者临床表现,包括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多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主要临床表现特征为手、足、口腔等多个部位出疹,并常伴有发热[1,2,3],疱疹通常在一周左右消退。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无后遗症;但有少数病例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且病情发展迅速而导致死亡[4]。儿童对于EV易感,而且EV相关疾病涉及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种多样[5]。回顾2010—2018年乐清市肠道病毒病引起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防控重心,为更有效地开展肠道病毒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6]。具体报告如下。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