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临床研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7,38(5) : 367-370. DOI: 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7.05.012
摘要
目的

总结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Yang-Monti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11月应用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的2例长段输尿管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例1,男,75岁;诊断为上段输尿管肿瘤并孤立肾,肾盂至膀胱的长度为22 cm;术前血肌酐100 μmol/L,尿素氮5.7 mmol/L,Cl 98 mmol/L。例2,女,41岁;诊断为左侧医源性输尿管中下段损伤,损伤段长度为15 cm;术前血肌酐70 μmol/L,尿素氮5.1 mmol/L, Cl100 mmol/L,患肾GFR 12.7 ml/min。2例均行肠管横向重新配置的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替代输尿管。2例均取距回盲部>15 cm、低位活动度较大的回肠段,例1切取约10.0 cm,例2切取7.5 cm,保留回肠段系膜,例1关闭系膜裂孔,将回肠段拉入腹膜后腔隙;例2于降结肠系膜开窗后拉入腹膜后间隙。两例均将回肠段分为3段,每段为2.5~3.0 cm,将3段肠管沿肠管轴方向切开,再将展开的肠管片转动90°后,用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连接3段肠管片,用F16尿管作内支撑,将连接好的肠管片重新卷管,用4-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成肠代输尿管,使肠管长度分别变成约22 cm和18 cm。肠代输尿管内置入两根F6双J管后,近端与肾盂、输尿管断端吻合,远端与膀胱顶、膀胱后壁吻合。

结果

例1手术时间140 min,术中出血量200 ml。例2手术时间180 min,术中出血量220 ml。两例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示,肠代输尿管通畅,例1右肾积水明显改善,例2尿路引流通畅。术后6个月随访,例1血肌酐112 μmol/L,尿素氮6.1 mmol/L,Cl106 mmol/L;例2血肌酐79 μmol/L,尿素氮5.9 mmol/L,Cl103 mmol/L。例2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患肾GFR分别为24.9 ml/min和22.1 ml/min。

结论

对于长段输尿管缺损、无法用尿路组织替代的患者,Yang-Monti回肠代输尿管术是一种可选的手术方法,该术式并发症较少,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引用本文: 石玮, 秦泽, 包军胜, 等.  改良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长段输尿管缺损的临床研究 [J]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7, 38(5) : 367-370. DOI: 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7.05.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目前,输尿管缺损的治疗首选采用自身尿路组织进行重建修复,如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膀胱瓣输尿管成形术等,若缺损较长,不能采用自身尿路组织进行修复时,肠代输尿管术便是有效的治疗方式。传统的肠代输尿管术在国内已有报道,乔勇等[1]采用回肠壁外与腰大肌间隧道抗反流技术的方式治疗长段输尿管狭窄效果良好。1993年Yang首次报道了Yang-Monti肠代输尿管术,该术式是一种将较短回肠袢横向重新配置成形后使其长度变长的手术方式,且在国外已被报道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2,3]。国内尚未见该术式的报道及术后长期疗效的评价。我们回顾性分析2015年3-11月我院应用此术式治疗的2例患者的资料,探讨该术式的疗效。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