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疾病外科治疗
肾上腺偶发嗜铬细胞瘤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9,40(4) : 262-266. DOI: 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9.04.006
摘要
目的

评估肾上腺偶发嗜铬细胞瘤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肾上腺偶发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39例,女41例;年龄13~76岁,平均45.1岁;肿瘤长径1.5~14.0 cm,中位值5.1 cm;左侧25例,右侧55例。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或体重指数≥24 kg/m2者37例。根据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将患者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组(HS组)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组(HI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

结果

HS组54例(67.5%),HI组26例(3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HS组与HI组年龄[(44.06±13.58)岁与(47.35±16.11)岁]、合并冠心病或糖尿病或体重指数≥24 kg/m2的比例[50.0%(27/54)与38.5%(10/26)]、肿瘤长径[中位值5.0 cm(1.5~14.0 cm)与6.0 cm(1.5~13.5 cm)]、肿瘤位置[左侧:29.6%(16/54)与34.6%(9/26)]、术前儿茶酚胺检测阳性[44.4%(20/45)与50.0%(10/20)]、手术方式[开放:27.8%(15/54)与34.6%(9/26)]及术前未服用α受体阻滞剂比例[13.0%(7/54)与30.8%(8/2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将以上7个变量做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未服用α受体阻滞剂是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74,95%CI 1.273~16.432,P=0.020)。

结论

肾上腺偶发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未服用α受体阻滞剂是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肾上腺偶发瘤患者,尤其是未能排除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建议术前服用α受体阻滞剂。

引用本文: 田杰, 孔昊, 李楠, 等.  肾上腺偶发嗜铬细胞瘤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分析 [J]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9, 40(4) : 262-266. DOI: 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9.04.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1,2],占全部肾上腺肿瘤的26%[3,4],占肾上腺偶发瘤的10%~23%[5,6]。嗜铬细胞瘤手术是公认的高风险手术,因此,术前怀疑或确诊嗜铬细胞瘤的患者均要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以提高手术安全性。然而,10%~20%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并没有高血压、头痛、心悸、大汗等典型临床表现,多为体检时或行其他系统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此类疾病称为偶发嗜铬细胞瘤[7]。这部分患者术前准备往往不充分,甚至在相关激素检查阴性或影像学检查结果不典型的情况下,不按嗜铬细胞瘤做术前准备,大大增加了手术风险。最近有研究结果显示,无高血压表现的偶发嗜铬细胞瘤与典型嗜铬细胞瘤在生化指标、细胞学及分子学特征等方面有所不同[7],因此,常规围术期处理是否也适用于偶发嗜铬细胞瘤仍无结论。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是评价手术安全性的最主要指标[8]。2001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469例嗜铬细胞瘤,其中手术治疗80例肾上腺偶发嗜铬细胞瘤,占17.4%。本研究针对肾上腺偶发嗜铬细胞瘤这一特殊类型,分析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