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右冠状动脉开口位移——主动脉瓣上狭窄患儿矫治术后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33(10) : 594-597.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7.10.00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矫治后右冠状动脉(右冠)开口的影响,避免因手术造成的右冠梗阻。

方法

回顾2008年至2015年连续记录的91例主动脉瓣上狭窄病例患儿的手术方法和结果,分析早期死亡、二次开胸、ECMO辅助的原因。

结果

全组术后使用呼吸机(17.87±46.00)h,其中69例呼吸机辅助小于12 h;ICU停留(81.24±197.42)h,其中41例ICU停留小于24 h 。围术期死亡4例,ECMO辅助6例,二次开胸8例。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随访主动脉压差(9.31±3.11)mmHg(1 mmHg=0.133 kPa),流速(1.3±0.7)m/s.生存出院患儿随访期间无死亡。

结论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矫治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右冠有影响,涉及右冠切口的操作,补片过大会梗阻右冠开口,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术中调整右冠补片的形状及位置,对改善恶性心律失常有效。

引用本文: 彭博, 王强. 右冠状动脉开口位移——主动脉瓣上狭窄患儿矫治术后早期恶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 [J]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7, 33(10) : 594-597.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7.10.006.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主动脉瓣上狭窄指主动脉瓣平面以上的主动脉口径狭窄,是一种复杂而危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本文讨论以主动脉窦部狭窄为主要表现的病例,单纯主动脉瓣疾病、升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缩窄不在讨论范围,但为描述方便,仍称为主动脉瓣上狭窄。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