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微小化管道技术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病死率的影响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8,34(11) : 688-693.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8.11.012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疗效及体外循环影响围术期病死率的主要因素。

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单中心应用微小化管道技术救治的新生儿先心病患儿共666例,其中体外循环资料齐全431例。分析不同时期新生儿手术病死率与可能的影响因素及与微小化管道技术的相关性。为了避免由于外科医师技术等因素造成的预后差异,在进行多因素分析时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均纳入为控制的混杂因素,包括:外科医师分组、手术年份、ARISTOTLE手术总评分、术前体质量、术前和术中碳酸氢钠总量及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心排)情况。

结果

新生儿先心病手术年龄8~22天,体质量2.7~3.6 kg,病死率从2006年23.7%下降到2014年12.4%,呈逐步下降趋势(P=0.02)。不同先心病分类总病死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肺动脉闭锁24.4%、主动脉缩窄16.7%、大动脉转位13.1%、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1.0%、室间隔缺损10.6%。死亡组与生存组比较,不同病种肺动脉闭锁的死亡比例最高;死亡组术前和术中5%碳酸氢钠总量30 ml(20~50 ml),高于生存组23 ml(15~30 ml);术前体质量3.1 kg(2.7~3.5 kg),低于生存组3.3 kg(3.0~3.6 kg);勃脉力/林格总量、红细胞总量、超滤量和心脏辅助比例均为死亡组高于存活组。控制了外科医师等混杂因素后,纳入单因素有意义变量进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围术期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为肺动脉闭锁[aHR=3.89(1.78~8.42)],5%碳酸氢钠总量≥50 ml[aHR=2.62(1.14~6.04)],红细胞总量>200 ml[aHR=2.26(1.12~4.06)]和术后低心排[aHR=6.76(3.30~13.87)]。

结论

2006~2014年新生儿先心病术前危险因素增加,病死率明显下降,肺动脉闭锁矫治为新生儿期病死率最高的手术。与围术期死亡直接相关的因素为术前酸中毒和术后低心排。手术效能的提高与新生儿期体外循环微小化管道技术改进有明显的关系,应当注意红细胞总量保持小于200 ml。

引用本文: 刘小清, 陈寄梅, 周成斌, 等.  微小化管道技术对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病死率的影响 [J]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8,34 (11): 688-693.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8.11.01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新生儿期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多为高危重症患儿,如大动脉转位(D-TGA)、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PA/IVS),这类复杂先心病病死率高,需要在出生后尽早手术纠治[1]。另一方面,在新生儿时期救治这类重症患儿手术难度大、病死率高,有必要探讨影响手术风险的因素,以提高手术质量。我院自2006年至2010年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对体外循环技术(CPB)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应用了三维超声、食道超声等诊断技术,在新生儿重症和手术后监护设备、经验有了提高,形成了专业化技术队伍。现总结项目执行前后新生儿围术期病死率与CPB技术的关系。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