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300例马方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成员FBN1基因突变谱及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研究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9,35(1) : 33-40.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9.01.009
摘要
目的

检测马方综合征患者的FBN1基因突变谱,并探讨其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

300例马方综合征及具有马方综合征样表现的患者及其亲属,收集并评估患者眼部、心血管、骨骼及其他累及系统的临床表现。留取患者血样,通过设计遗传性主动脉疾病基因Panel对每位患者进行DNA测序,测序结果通过一代Sanger验证,通过Illumina官方GATK分析软件与正常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并使用UnifiedGenotyper生物分析软件分析FBN1基因突变类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型进行基因型-临床表型分析。对进行外科手术的马方综合征患者,术中取其主动脉壁组织,通过比对各基因型患者的主动脉壁组织病理标本,进一步探讨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

结果

在300例马方综合征及具有马方综合征样表型的患者及家属中共检测出92个FBN1基因突变,占31%,其中18例为新发突变。在这些突变中,有49个错义突变,13个剪切位点突变,17个移码突变,13个无义突变。根据主动脉病变分为主动脉夹层组和主动脉根部瘤组。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出现移码突变(29.17%对4.00%,P=0.017);主动脉根部瘤患者多出现错义突变(72.00%对37.50%,P=0.015),且多合并晶状体脱位(41.67%对8.33%,P=0.008)。

结论

患有主动脉夹层的马方综合征患者较主动脉根部瘤患者中移码突变较多见,其主动脉壁结构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细胞含量与错义突变患者相比,数量较少且排列相对紊乱。

引用本文: 贡鸣, 许士俊, 付煜伟, 等.  300例马方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成员FBN1基因突变谱及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研究 [J]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9,35 (1): 33-40.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9.01.009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病,由原纤蛋白1(FBN1)基因突变引起,主要涉及眼、骨骼及心血管系统,皮肤、肺、肌肉和脂肪组织也偶有涉及[1]。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如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瘤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对于MFS的诊断,目前主要是根据修订版的Ghent标准[3],与2000年的Ghent标准相比[4],更加强调了基因检测的重要性。目前基因检测简单易行[5],能够早期识别MFS患者,尤其是那些还未表现出任何症状的患者。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