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研究
3D打印气管的孔径遴选、表面修饰与性能评价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9,35(3) : 171-176.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9.03.011
摘要
目的

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聚己内酯(PCL)多孔气管支架,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遴选适宜的孔径大小及表面修饰方法,为体内气管移植寻求更合适的支架材料。

方法

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PCL多孔气管支架并采用纵向拉伸、径向压缩和三点弯曲试验评价其生物力学性能;通过水解、胺化和纳米二氧化硅修饰对支架材料进行表面改性,能谱分析评价其表面修饰效果;通过CCK-8、电镜扫描观察等方法评估修饰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对细胞黏附、增殖行为的影响。

结果

3D打印PCL气管支架具有与兔新鲜气管相似的形态结构(P>0.05),生物力学性能更优(P<0.05);气管支架孔径大小为200 μm更适合细胞的黏附与增殖(P<0.05);与水解、胺化的修饰方法相比,纳米二氧化硅修饰后的支架亲细胞性明显改善,更利于细胞黏附与增殖(P<0.05)。

结论

3D打印PCL气管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管壁适宜孔径大小为200 μm,纳米二氧化硅修饰为适宜的表面修饰方法。

引用本文: 单一波, 范懿魏, 李剑锋, 等.  3D打印气管的孔径遴选、表面修饰与性能评价 [J]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9, 35(3) : 171-176.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19.03.011.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气管损伤可由外伤、肿瘤、大面积烧伤等原因引起,先天性气管狭窄或闭锁均可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切除病变气管并端-端吻合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手术方式[1,2]。然而当气管环切长度超过成人总长度的1/2或婴幼儿的1/3时,由于张力过大等原因需行气管替代治疗[3]。3D打印技术与传统的材料去除加工工艺不同,是一种"增材"制作方式。它建立在X、Y、Z基础的三维空间,通过CT成像技术或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根据个性需求实现对加入材料的分层加工、逐层打印,主要包括喷墨式打印、激光打印和挤压打印等[4,5]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