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青年肺癌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0,36(1) : 17-21.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20.01.005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年(≤40岁)肺癌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3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2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青年肺癌患者,按术后住院≤7天和>7天分为两组,收集病史及术前检查资料、术式和包埋材料、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治疗等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与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8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围术期死亡。两组患者在术前肺功能、手术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术前化疗史,术中患者体位、输血、胸膜粘连、捷力特、奈维、生物胶的使用、手术时间、肿瘤最大径,术后热灌注、发热、呕吐、呛咳、腹胀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前抗生素使用(P=0.002)、改善肺功能(P=0.018)、吸烟史(P=0.024)、就诊原因(P=0.011),术中的术式(P<0.001)、切除范围(P<0.001)、淋巴结清扫(P=0.017)、止血粉使用(P=0.023)、失血量(P=0.001),术后白细胞计数(P=0.033)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及改善肺功能药物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吸烟是延长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微创操作及运用止血材料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引用本文: 宋亚男, 齐宇, 张春敭, 等.  青年肺癌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 [J] .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20, 36(1) : 17-21. DOI: 10.3760/cma.j.issn.1001-4497.2020.01.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肺癌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且病死率与肿瘤的分化、分期水平密切相关[1]。资料显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病时的中位年龄为70岁[2],中老年患者依然是发病的高危群体,随着体检意识的不断增强及体检人群不断趋向低龄,越来越多的早期肺癌得以发现并得到根治。NSCLC占据肺癌总体的80%以上[3],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大都是处于中晚期,很可能错过手术治疗的时机,联合化疗(MDT)及靶向治疗(ACTL)更适用于晚期不可手术的患者[4]。而青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特殊群体,因发现病变时普遍处于早期,因此更趋向积极的治疗方案—手术切除,且手术切除是唯一可以根治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5]。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微创手术后的快速康复成为研究的热点,青年患者身体的各项机能处于机体的最好状态,以青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可以避免因患者身体机能衰弱所导致的愈后偏差[6],可以有效分析术前、术中、术后的各种因素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控制不利因素,强化有利因素进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