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2011—2015年苏州市手足口病相关病原监测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7,31(2) : 118-120.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7.02.007
摘要
目的

对苏州市2010—2015年的手足口病相关病毒进行病原学监测分析,为苏州市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苏州每个区为单位,每月采集至少五个轻症病例标本,重症病例均采样,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并对结果信息进行描述分析。

结果

苏州市2011—2015年共采集手足口病标本4 552份,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手足口标本2 818份(总阳性率为61.90%),相邻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09,P<0.0001)。手足口病主要感染1~5岁的儿童,其中66.17%是1~3岁儿童。EV71和CVA16是苏州市2011、2012年和2014年手足口病主要的病原;重症病例主要与EV71感染有关,2013年的肠道病毒其他亚型占主导地位,重症患者显著减少。

结论

EV71和CVA16仍然是苏州市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体,但其他亚型的肠道病毒也占有一定比例,建议从肠道病毒的非EV71和CVA16中选择个别优势手足口病病原纳入手足口病监测。

引用本文: 雅雪蓉, 夏瑜, 沈强, 等.  2011—2015年苏州市手足口病相关病原监测 [J]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7, 31(2) : 118-120.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7.02.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临床症状通常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且温和而具有自限性,但有少数患者也可能发展神经系统并发症,如脑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和急性弛缓性麻痹,并在几天之内死亡[1]。在过去的30年中,严重的HFMD疫情在世界各地多发,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由肠道病毒71基因型(EV71)引起的HFMD,在亚太地区多次暴发,已构成对公共卫生的严峻挑战,控制HFMD的传播也成为苏州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苏州市于2011开始进行HFMD病原监测,将本研究2011年至2015年的苏州市HFMD相关病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