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云南蝙蝠携带新型汉坦病毒及其基因组分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32(2) : 140-144.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8.02.007
摘要
目的

探索云南地区蝙蝠携带的新型汉坦病毒。

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7~8月在云南普洱地区采集到84只蝙蝠,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蝙蝠携带病毒种类,采用巢式或半巢式PCR鉴定汉坦病毒。采用MegAlign进行同源性分析,使用MEGA6.0进行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

结果

本研究在小蹄蝠体内发现了1株汉坦病毒,命名为DodeHV,阳性标本均为小蹄蝠,通过PCR筛查发现在小蹄蝠中阳性率为5.97%(4/67)。本实验获得了DodeHV S节段完整编码区序列和L节段的全部序列,以及M节段的部分序列。序列分析发现DodeHV与2013年在越南富寿省发现的XSV-VN1982B4毒株同源性最高,S、M、L节段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79.0%、79.2%和79.9%,对应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分别为93.4%、94.8%和96.6%。系统进化分析也显示它们的进化关系最近。

结论

本研究在云南小蹄蝠体内发现了1株新的汉坦病毒DodeHV,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蝙蝠病毒库,同时也提示我国边境地区蝙蝠携带该病毒传播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引用本文: 邓洪岩, 王静林, 李利利, 等.  云南蝙蝠携带新型汉坦病毒及其基因组分析 [J]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8, 32(2) : 140-144.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8.02.007.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由于汉坦病毒(hantavirus, HV)的多样性,2016年国际病毒学分类委员会(ICTV)规定HV属于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汉坦病毒科(hantaviridae)汉坦病毒属(genus hantavirus),是有包膜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HV基因组由大(L)、中(M)、小(S)3个节段组成,每个基因节段都只有一个开放阅读码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L节段编码RNA依赖的RNA多聚酶(RdRp),M节段编码糖蛋白(G1、G2)的前体糖蛋白,S节段编码核衣壳蛋白[1]。人类感染HV后主要导致两种严重疾病,即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HPS)[2]。每年全世界发生的HFRS病例中有超过90%发生在亚洲,其中多数感染病例分布于中国的29个省份和地区[3,4,5]。近几年HV的研究进展较快,新型或新亚型病毒不断被发现,在证实的40多个HV血清型/基因型中有7个型的HV可引起HFRS,15个型引起HPS,其余型别的HV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尚不太清楚[3]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