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方法
基于高通量技术的SFTS病毒基因组测序方法的建立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9,33(1) : 89-94.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9.01.020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virus,SFTS)基因组的测序方法。

方法

提取SFTS病毒核酸,分别采用随机引物和oligo(dT)磁珠特异性抓取核酸的方法,优化扩增和纯化条件并建库,利用二代测序仪检测病毒核酸序列。

结果

3株病毒采用两种方法测序结果差距较大,利用随机引物建库法获得的数据测序深度和覆盖度明显低于oligo(dT)磁珠抓取建库法。采用oligo(dT)磁珠抓取建库的方法,可对提取的核酸大于300ng的毒株进行测序,3株病毒测序深度都在900以上,覆盖度均超过99%,与NCBI上数据匹配度在90%以上。

结论

利用oligo(dT)磁珠抓取SFTS病毒核酸的方法进行建库,建立了基于二代测序平台的SFTS病毒基因组检测方法。

引用本文: 俞维维, 孙逸, 颜浩, 等.  基于高通量技术的SFTS病毒基因组测序方法的建立 [J]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9, 33(1) : 89-94.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9.01.020.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是2009年在我国湖北和河南山区发现的新发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以及伴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全身弥漫性血管出血和多脏器功能损伤等症状,平均死亡率约为5.3%[1,2]。现已证实其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感染所致,截止到2017年,至少有23个省市报道该病毒,其中18个省市已证实该病毒的传播[3]。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地也相继报道发现有经蜱虫叮咬传播的类似SFTS病毒感染病例[4,5,6]。但目前并无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而是以对症治疗为主。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