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辽宁省2008—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9,33(1) : 6-9.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9.01.002
摘要
目的

对辽宁省2008—2017年报告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构成进行分析,为全省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08—2017年报告的HFMD例信息和实验室监测结果,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HFMD的流行强度、三间分布和病原构成进行分析。

结果

2008—2017年全省报告HFMD例290 339例,平均发病率66.56/10万;发病呈明显的季节分布,主要集中在6~8月份;各地市均有报告病例,但主要集中在辽宁南部和中部地区;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0~6岁年龄组的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50∶1。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优势病原呈现动态变化,2008—2016年EV-A71占比有减少趋势,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比重逐渐加大,2017年EV-A71再次占据主导地位。重症病例中以EV-A71感染为主。

结论

2008—2017年辽宁省HFMD疫情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性,病原学特征不断变化,应加强监测。

引用本文: 王子江, 王伶, 于伟, 等.  辽宁省2008—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监测分析 [J]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9, 33(1) : 6-9.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9.01.00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类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手、足、口及臀部多发疱疹,常伴有发热。极少数病例进展迅速,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呼吸衰竭、肺水肿等严重后果。由人肠道病毒引起,其中EV-A71和CV-A16较为多见[1,2]。2008年5月2日,我国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监测和管理[3]。自2008年起,辽宁省在全省开展HFMD监测与防制工作,本文对辽宁省2008—2017年报告的HFMD例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构成进行分析,为全省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