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2016—2017年安徽省诺如病毒感染的散发病例基因型别分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9,33(2) : 136-141.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9.02.005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徽省2016—2017年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的散发病例基因型别分布和分子进化特征。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省哨点医院腹泻患者NoV阳性粪便标本,采用Real-time PCR检测NoV GI和GII基因组,选择部分阳性标本经RT-PCR扩增衣壳蛋白(VP1)区部分序列,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树分析。

结果

263份NoV阳性标本中GII组239份,占90.9%; GI组24份,占9.1%。成功测序的55株GII基因组中检出GII.2、3、4/Sydney_2012、13、17、21共6个NoV GII型亚型存在,其中主要的基因型为GII. 4/Sydney 2012,占47.27%(26/55),其次为GII.17(23.64%,13/55)和GII.2(14.55%,8/55),遗传进化树显示:26株GII.4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8%~100%,与参考株GII.4Sydney 2012(GenBank登录号:KU720515)同源性最高为98.9%。2016年NoV的优势流行株为GII.17变异株,2017年的优势流行株为GII.4/Sydney 2012变异株。

结论

2016—2017年安徽省NoV感染性腹泻流行毒株仍以GII组为主,基因亚型存在多样性,两个主要基因型更替流行。

引用本文: 袁媛, 史永林, 孙永, 等.  2016—2017年安徽省诺如病毒感染的散发病例基因型别分析 [J]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9, 33(2) : 136-141. DOI: 10.3760/cma.j.issn.1003-9279.2019.02.005.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诺如病毒(Norovirus,NoV)属于杯状病毒科(Calicivirus),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全长7.5~7.7Kb,包含3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s,ORFs),ORF2约1.7Kb,主要编码衣壳蛋白(viral protein,VP1),相对分子质量为56×103。NoV基因型别众多,根据病毒聚合酶和结构蛋白(VP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该病毒可分为7个基因组:GI~GVII,基因组GI、GII、GIV中的基因型可以感染人类,其中又以GII型多见,目前GII有至少22个基因亚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GII.4型的NoV是全球引起人感染病毒性腹泻的主要型别[1],最近几年在全球范围出现GII.17变异株、GII.P16- GII.2重组株等多个基因型别,提示非GII.4型NoV病毒通过点突变或基因重组产生的新毒株也可能成为引发NoV病毒暴发的优势毒株[2,3]。抗原漂移和病毒基因重组是其进化的重要动力机制,重组的主要位点是ORF1和ORF2结合区,也有部分发生在ORF2和ORF3之间,NoV可能通过改变其抗原决定簇使病毒逃逸人类的免疫应答,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暴发流行。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