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生物·技术
新型金纳米笼分子探针在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中的价值研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25(4) : 407-411. DOI: 10.3760/cma.j.issn.1004-4221.2016.04.022
摘要
目的

探讨靶向金纳米笼(GNCs)分子探针在小鼠乳腺癌4T1细胞靶向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价值。

方法

利用GNCs构建CD44-PEG-GNCs分子探针;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与电镜(TEM)来检测4T1细胞对Au的摄取情况;用CCK-8检测该探针对4T1细胞活性影响;近红外激光照射4T1细胞后用CCK-8、Hoechst/PI双染检测GNCs的光热杀伤效果;用6 MV的X线照射4T1细胞并用克隆形成实验和Hoechst/PI双染来检测4T1细胞活性。

结果

ICP-MS和TEM显示4T1细胞摄取大量GNCs,其中对CD44-PEG-GNCs摄取量约是PEG-GNCs的3~4倍;细胞毒性实验显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GNCs对4T1细胞活力影响较小,48 h后细胞活力为81.2%;近红外激光照射及X线放射后CCK-8、Hoechst/PI双染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光热治疗联合放射的含CD44-PEG-GNCs的肿瘤细胞大量凋亡,效果明显优于其他组。

结论

GNCs分子探针细胞毒性小,对4T1细胞有较好的主动靶向作用,提示有对肿瘤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作用。

引用本文: 张爱薇, 于德新, 齐亚飞, 等.  新型金纳米笼分子探针在光热治疗和放射增敏中的价值研究 [J]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 25(4) : 407-411. DOI: 10.3760/cma.j.issn.1004-4221.2016.04.022.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3  关键词  4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226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2014年《癌症统计》报道,女性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乳腺癌,也是癌症相关死亡原因中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传统乳腺癌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等。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进展,将合适材料制备的纳米载体引入到肿瘤中来实现即时成像和诊断治疗的方式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其中,金纳米笼(GNCs)由于其低毒性,高生物相容性,易修饰性的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基础实验中。GNCs是一种具有较大光吸收截面的中空、薄壁特点的笼状金纳米结构。GNCs具有突出的表面等离子共振特点,在波长为600~900 nm范围内,GNCs可实现极好的吸收和散射光的能力,这就意味着GNCs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光热治疗。同时,由于Au有较高的原子序数,GNCs对X线的衰减系数大约是碘的2.7倍,是软组织的1 000倍,这提示GNCs可以作为放射增敏剂用于肿瘤治疗。研究发现热疗可抑制由X线引起的DNA双链损伤的修复,增加放疗效果。本研究构建靶向CD44的GNCs分子探针,并对其光热治疗作用和放射增敏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乳腺癌提供新的治疗方式。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