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生物•技术
微波消融治疗骨肉瘤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25(6) : 602-608. DOI: 10.3760/cma.j.issn.1004-4221.2016.06.013
摘要
目的

探讨是否经微波消融导致肿瘤细胞死亡引起免疫原性肿瘤抗原释放,从而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反应。

方法

3种分别来源于小鼠、大鼠和人类骨肉瘤细胞系作为微波消融模型。在体外消融和原位消融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灭活时间及不同实验组设计,检测具有免疫原性分子的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

将经体外消融的肿瘤细胞或上清液作为肿瘤疫苗,再植入荷瘤动物模型后,肿瘤细胞生长得到了显著抑制。该效应的产生与疫苗诱导的特异性CD8(+) T细胞密切相关。效应细胞作用的发挥是通过释放IFN-γ和TNF-α细胞因子来实现,该过程又启动了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

结论

本研究表明经微波消融处理的骨肉瘤细胞可用于诱导特定的抗肿瘤免疫效应。微波原位消融技术联合免疫治疗可望为那些因对化疗不敏感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引用本文: 于哲, 吴家昌, 张明华, 等.  微波消融治疗骨肉瘤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 [J]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 25(6) : 602-608. DOI: 10.3760/cma.j.issn.1004-4221.2016.06.013.
参考文献导出:   Endnote    NoteExpress    RefWorks    NoteFirst    医学文献王
扫  描  看  全  文

正文
作者信息
基金 0  关键词  0
English Abstract
评论
阅读 0  评论  0
相关资源
引用 | 论文 | 视频

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本刊文章,不得使用本刊的版式设计。

除非特别声明,本刊刊出的所有文章不代表中华医学会和本刊编委会的观点。

不同能量消融种类可对生物组织产生热效应,包括微波消融、射频消融和超声消融等,其中微波消融、射频消融应用最广。微波消融过程是在影像学图像指导下将微波天线定位至目标,然后释放能量,使目标组织细胞温度上升至细胞杀伤水平(50~60℃),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或改变肿瘤内结构达到治愈或缓解目的。目前微波消融已成为唐都医院骨肿瘤研究所治疗骨盆及四肢恶性肿瘤的经典方法[1]。当传统手术切除几乎无法完成治疗时,微波消融为肿瘤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2]。但在某些情况下,当病变不能与邻近脏器分离时,为避免对邻近脏器造成误伤,对病变与正常组织交界部位不能施加过高温度或过长消融时间,通常这些交界区域温度保持在50℃以下。当然热消融可能无法通过足够高温度杀死全部细胞,可能导致肿瘤LR或DM。

 
 
展开/关闭提纲
查看图表详情
回到顶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标签
关键词